成語出處
用法
偏正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貶義,不把別人放眼里
成語故事
出處《后漢書 馬援傳》(馬援),囚辭歸,謂囂曰:“子陽井底蛙耳,而妄自尊大,不如專意東方。”釋義形容人狂妄地夸大自己,以為自己了不起,輕視別人。故事是馬援,字文淵,茂陵人。東漢初年,劉秀做了皇帝,稱光武帝。當時,政權(quán)雖已建立,但天下尚未統(tǒng)一,各路豪強憑借自己的軍隊,各霸一方,各自為政。在各路豪強中,公孫述最為強大,他在成都稱帝。為此,在隴西一帶稱霸的隗囂,派了馬援去公孫述處探探情況,以商討如何能長期地割據(jù)一方。馬援在隗囂手下,是個很受器重的將才,他接受使命,信心百倍地踏上征途。因為公孫述是他的同鄉(xiāng),早年又很熟悉,所以這次去,他心想一定能受到熱情的歡迎和款待,可以好好地敘日說故。然而事出意外,公孫述聽說馬援要見他,竟擺出了皇帝的架勢,自己高踞殿上,派出許多侍衛(wèi)站在階前,要馬援以見帝王之禮去見他,并且沒說上幾句話就退朝回宮,派人把馬援送回賓館去了。接著,公孫述又以皇帝的名義,給馬援封官,賜馬援官眼。對此,馬援當然很不愉快,他對手下的人說:“現(xiàn)在天下還在各豪強手中爭奪,還不知道誰勝誰敗公孫述如此大講排場,自以為強大,有才能的人能留在此與他共同建立功業(yè)嗎?”馬援回到隗囂處,對隗囂說;“公孫述就好比井底的青眺,看不到天下的廣大,自以為了不起,妄自尊大,我們不如到東方(洛陽)的光武帝那里去尋找出路。”后來,馬援投靠了光武帝劉秀,在光武帝手下當了一位大將,竭盡全力,幫助光武帝統(tǒng)一天下。最后,公孫述被劉秀打敗。
常用程度
常用成語
感情
貶義成語
結(jié)構(gòu)
偏正式成語
產(chǎn)生年代
古代成語
英語翻譯
big head <play the peacock; think no small beer of oneself; self-conceited; lump large>
成語謎語
癩蛤蟆戴禮帽
成語正音
尊,不能讀作“zhūn”。
寫法辨析
妄,不能寫作“忘”。
成語搜索
0
糾錯
詩詞名句推薦
- 奉幣以訝,見之僾然——— 真宗理宗明堂前朝享二首
- 滿眼凄涼無限事,付與丁香愁結(jié)。——— 石孝友念奴嬌
- 一杯到手,人間萬事,俱然少味。——— 元好問水龍吟
- 因思人事事無窮,幾度經(jīng)過感此中。——— 劉滄經(jīng)龍門廢寺
- 一歷篷蘆廠,載觀鹽灶民——— 乾隆詠煎鹽者
- 出處平生共,江淮恨不來——— 蘇轍次韻子瞻過淮見寄兼簡孫奕職方三首
- 燈回秋壁耿鄉(xiāng)夢,雨送夜潮飄海風——— 王珪南海館中
- 雪壓咸平處士家,凍云鎖暝苦相遮——— 鄭思肖逋仙探梅圖
- 研文較幽玄,呼博騁雄快。——— 韓愈雨中寄孟刑部幾道聯(lián)句
- 西邊虜盡平,何處更專征——— 岑參奉陪封大夫宴,得征字,時封公兼鴻臚卿
最新應(yīng)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