犇走
詞典解釋
(1).急走;逃跑。《漢書·刑法志》:“或犇走赴 秦 ,號哭請救, 秦 人為之出兵。”《漢書·張湯傳》:“白晝入樂府攻射官寺,縛束長吏子弟,斫破器物,宮中皆犇走伏匿?!?宋 歐陽修 《論水災(zāi)疏》:“竊以雨水為患,自古有之。然未有水入國門,大臣犇走,渰浸社稷,破壞都城者,此蓋天地之變也?!?/p>
(2).奔波。謂為一定目的而來往忙碌。 宋 蘇軾 《次韻子由與孔常父唱和詩》:“十年困犇走,櫛沐飽風(fēng)雨?!?清 龔自珍 《在禮曹日與堂上官論事書》:“向來司員,名為坐辦司事,至於掌印,尤繫一司之雅望,豈以趨蹌犇走為才?”
(3). 漢 王莽 時(shí)所設(shè)官名。太子“四友”之一。《漢書·王莽傳中》:“為太子置師友各四人,秩以大夫。以……故尚書令 唐林 為胥附,博士 李充 為犇走,諫大夫 趙襄 為先后,中郎將 廉丹 為御侮,是為四友?!?/p>
- 魏武中流處,軒皇問道回。——— 張九齡奉和圣制早渡蒲津關(guān)
- 要執(zhí)把,說與汝——— 馬鈺清心鏡 道友問予甚家門戶
- 江路梅花笑往還。——— 曹伯啟南鄉(xiāng)子
- 肅肅雍纊,舊章咸舉——— 佚名紹興祀太社太稷十七首
- 舉聲哭蒼天,萬木皆悲風(fēng)。——— 劉灣虹縣嚴(yán)孝子墓
- 未有凈名方丈室,小齋聊寄錦江航——— 胡寅題蔡生竹里茅檐似野航
- 不離鉛與汞,無出水中金。——— 成都醉道示胡二郎歌
- 過春稱復(fù)到諸園,厭苦終朝鼓吹喧——— 司馬光效趙學(xué)士體成口號十章獻(xiàn)開府太師
- 于以四方,克定厥家。——— 詩經(jīng)桓
- 勝事時(shí)相遇,芳樽手屢攜——— 劉牧次韻經(jīng)略吳及石門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