跛蹇
詞典解釋
(1).瘸腿。《莊子·達(dá)生》:“汝得全而形軀,具而九竅,無中道夭於聾盲跛蹇,而比於人數(shù),亦幸矣?!?b>《淮南子·覽冥訓(xùn)》“走獸廢腳” 漢 高誘 注:“廢腳,跛蹇也?!?b>《漢書·韓安國傳》“ 安國 行丞相事,引墮車,蹇” 顏師古 注引 三國 魏 如淳 曰:“為天子導(dǎo)引,而墮車跛蹇也?!?/p>
(2).一瘸一拐地走。 清 朱象賢 《聞見偶錄·毀禁邪神》:“數(shù)日,跛蹇而返?!?/p>
(3).指駑鈍之馬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名實(shí)》:“汗血驅(qū)放而垂耳,跛蹇馳騁於鑾軒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百里》:“審良樂之顏眄,不令跛蹇廁騏騄?!?/p>
國語詞典
跛蹇
-
腳殘廢。
- 莊子.達(dá)生:「汝得全而形軀,具而九竅,無中道夭於聾盲跛蹇,而比於人數(shù),亦幸矣。」
0
糾錯(cuò)
詩詞名句推薦
最新應(yīng)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