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臣
詳細(xì)解釋
(1).不守臣節(jié),不合臣道。《左傳·昭公三十一年》:“若召 季孫 而不來,則信不臣矣,然后伐之?!?b>《后漢書·王符傳》:“ 華元 、 樂舉 厚葬 文公 ,君子以為不臣?!?曹禺 《王昭君》第二幕:“ 匈奴 剛剛太平,有一些不臣之徒在找單于的麻煩,趁你在 長安 ,要給你難堪?!?/p>
(2).不稱臣屈服。《商君書·慎法》:“外不能戰(zhàn),內(nèi)不能守,雖 堯 為王,不能以不臣諧所謂不若之國。” 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本議》:“ 匈奴 背叛不臣,數(shù)為暴於邊鄙?!?b>《新唐書·裴矩傳》:“ 高麗 本 孤竹國 , 周 以封 箕子 , 漢 分三郡,今仍不臣,先帝疾之,欲討久矣?!?/p>
(3).謂不以臣屬視之。《漢書·蕭望之傳》:“單于非正朔所加,故稱敵國,宜待以不臣之禮,位在諸侯王上。”《漢書·郊祀志上》:“﹝天子使﹞ 五利將軍 亦衣羽衣,立白茅上受印,以視不臣也?!?/p>
- 至哉帝德,乃圣乃神——— 真宗紹興以后時(shí)享二十五首
- 日月雙車轂,功名百丈竿——— 胡仲弓離家
- 且與一班半點(diǎn),只怕你沒丁香核。——— 黃庭堅(jiān)望遠(yuǎn)行
- 顏回徒恨少成古,彭祖何曾老至今——— 劉威感寓
- 賢族唯題里,儒門但署鄉(xiāng)。——— 趙彥昭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燕應(yīng)制
- 蒼茫迷所適,危安懼暫寧——— 孟云卿汴河阻風(fēng)
- 尚憶少小時(shí),彩縷系腕玉——— 陸游和陳魯山十詩以孟夏草木長遶屋樹扶疏為韻
- 我樂備矣,我神顧矣——— 佚名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
- 試問荻芽生也未,偏宜。——— 王之道南鄉(xiāng)子
- 凈洗宮妝轉(zhuǎn)明潔,恰如湯餅試何郎——— 史彌寧和叔振曉上梅坡小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