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旗制度
詞典解釋
清 滿族的社會組織形式。 明 萬歷 二十九年(1601年), 努爾哈赤 在牛錄制的基礎(chǔ)上建立黃、白、紅、藍四旗, 萬歷 四十三年(1615年)增建鑲黃、鑲白、鑲紅、鑲藍四旗,共為八旗。所有滿族成員均分別編入某一旗,世代不變。每旗(滿語為“固山”)轄五參領(lǐng)(“甲喇”),每參領(lǐng)轄五佐領(lǐng)(“牛錄”),平時生產(chǎn),戰(zhàn)時出征。 皇太極 時又將歸附的蒙古人和漢人編為“八旗蒙古”和“八旗漢軍”。這種生產(chǎn)、行政和軍事三位一體的組織形式,是適合當(dāng)時滿族的社會經(jīng)濟基礎(chǔ)的,對滿族的社會發(fā)展起了積極作用。入關(guān)后,這種組織形式的性質(zhì)起了變化:生產(chǎn)職能逐漸縮小,軍事、行政職能日益突出,發(fā)展成為單純的統(tǒng)治人民的工具。 清 亡后,這一制度也隨之瓦解。
- 長歌漁父句,世事付蓑衣——— 劉學(xué)箕釣硯候舟
- 只言弱水蓬萊遠(yuǎn),無奈仙風(fēng)道骨山。——— 王鎬句
- 臘后冰生覆湓水,夜來云暗失廬山。——— 白居易南浦歲暮對酒送王十五歸京
- 金烏忽飛曉,光曜宛如昔——— 郭印朝日
- 萬斛寶珠莫比,擁護收藏堅固——— 姬翼喜遷鶯
- 只有來禽青李帖,他年留與學(xué)書人。——— 蘇軾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詩次韻
- 長官相見后,置酒斫鯨魚——— 汪元量瀘州
- 待天書紫詔,性命完全——— 劉處玄滿庭芳 贊道釋寄助緣廬公武德 附云水集卷下
- 英英范公記,百世揚清風(fēng)——— 廖行之送岳陽陳倅秩滿還朝八首
- 只欠杖頭聘歡伯,安得醉倒衣淋漓——— 楊萬里次東坡先生用六一先生雪詩律令龜字二十韻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