麤豪
詞典解釋
亦作“麄豪”。1.豪強(qiáng)。《三國(guó)志·吳志·孫皎傳》:“此人雖麤豪,有不如人意時(shí),然其較略大丈夫也。”《敦煌變文集·燕子賦》:“鷰子造舍,擬自存活,何得麤豪,輒敢強(qiáng)奪?” 元 高文秀 《襄陽(yáng)會(huì)》第二折:“你道我休暴懆,逞麄豪。” 清 李漁 《慎鸞交·待旦》:“遇喬才,他倒溫柔,我反麤豪?!?/p>
(2).豪壯。 元 楊暹 《劉行首》第二折:“走將來唱叫麄豪,口不住絮絮叨叨?!?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下·賓白》:“以北字近於麤豪,易入剛勁之口,南音悉多嬌媚,便施窈窕之人。” 清 錢謙益 《列朝詩(shī)集小傳·蘇侍郎祐》:“侍郎詩(shī),麄豪伉浪,奔放自喜,今人不復(fù)詳其風(fēng)格?!?清 宣鼎 《夜雨秋燈錄·珊珊》:“叟衣冠整潔,言語麤豪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