彩勝
詞典解釋
(1).即旛勝。 唐 宋 風俗,每逢立春日,剪紙或綢作旛戴在頭上或系在花下,以慶祝春日來臨。 唐 張繼 《人日代客子是日立春》詩:“遙知雙彩勝,併在一金釵?!?宋 蘇軾 《葉公秉王仲至見和次韻答之》:“強鑷霜鬚簪彩勝,蒼顏得酒尚能韶?!?/p>
(2).謂博戲取勝。 宋 高承 《事物紀原·博弈嬉戲·彩選》:“《<彩選>序》曰:‘ 唐 之衰,任官失序,而廉恥路斷, 李賀州 郃 譏之,恥當時職任用投子之數(shù),均班爵賞,謂之彩選?!云?a href="/hycd/w/w86407.htm" target="_blank">無實,惟彩勝而已?!?/p>
(3).指彩頭、獎品。《天雨花》第十一回:“我便以此劍為彩勝,速作兩詩,詩若好,即以此劍與你?!?/p>
古代的一種飾物。立春日用五色紙或絹剪制成小旌旗、燕、蝶、金錢等形狀,簪于髻上,以示迎春。 宋 高承 《事物紀原·歲時風俗·綵勝》載:“《歲時記》曰:‘人日剪綵為勝,起於 晉 代 賈充夫人 所作,取 黃母 (即 西王母 )戴勝之義也。’”詩文中常用為立春之事典。 唐 陸龜蒙 《人日代客子》詩:“人日兼春日,長懷復短懷;遙知雙綵勝,併在一金釵。” 宋 辛棄疾 《好事近·席上和王道夫賦元夕立春》詞:“綵勝鬭華燈,平把東風吹卻?!?清 鈕琇 《觚賸·秋燈》:“製成綵勝出文鴛,剪就銀花迴舞燕?!?/p>
- 淡煙楓葉路,細雨蓼花時——— 文天祥夜坐
- 圣乾文德最稱賢,自古儒生少比肩——— 戈牢和主司王起(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)
- 緩如積雪飛霜路,急似砅崖轉(zhuǎn)石雷。——— 蘇頌觀潮三首·橫江白浪涌崔嵬
- 閃電光邊霹靂飛,古柏身中氵旱龍死。——— 貫休觀懷素草書歌
- 但知行所職,通塞聽何如——— 樓鑰送淳尉海陵併寄示潚
- 不過傳達楊君夢,從許人間小兆聽——— 陸龜蒙文宴招潤卿博士辭以道侶將至一絕寄之
- 今朝有奇事,江浦得霜螯——— 陸游寓嘆
- 闖然方駕朝正月,是反常性皆為妖——— 魏了翁先立春一日電雪交作程叔運賦詩次韻
- 莫嗟黑發(fā)從頭白,終見黃河到底清。——— 潘閬句
- 嗚乎靖節(jié)已死不復聞,成虧相半疑昭文——— 郟僑為簡公約賦素琴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