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則為王,敗則為寇
詞典解釋
舊謂在爭(zhēng)奪政權(quán)斗爭(zhēng)中,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,稱帝稱王;失敗了的就是非法的,被稱為寇賊。反映了以成敗論人的觀點(diǎn)。 孫中山 《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(huì)之演講》:“ 中國 歷史上有一習(xí)慣,所謂成則為王,敗則為寇,但近代文明國家,不是如此?!币嘧鳌?成則為王,敗則為虜 ”、“ 成則為王,敗則為賊 ”。 元 紀(jì)君祥 《趙氏孤兒》第五折:“我成則為王,敗則為虜,事已至此,惟求早死而已?!碧?,俘虜。 魯迅 《南腔北調(diào)集·談金圣嘆》:“他們雖然至今不知道‘欲壑難填’的古訓(xùn),卻很明白‘成則為王,敗則為賊’的成語,賊者,流著之王,王者,不流之賊也,要說得簡單一點(diǎn),那就是‘坐寇’?!币嗍∽鳌?成王敗寇 ”。 柳亞子 《題<太平天囯戰(zhàn)史>》詩:“成王敗寇漫相呼,直筆何人縱 董狐 ?!?/p>
- 碧云籠碾玉成塵,留曉夢(mèng),驚破一甌春。——— 李清照小重山
- 碧落真人著紫衣,始堪相并木蘭枝。——— 李涉木蘭花
- 靈椿樹下玉蘭芽——— 劉敏中鷓鴣天 壽潘君美
- 扁舟風(fēng)月,好景初無今昔。——— 張養(yǎng)浩感皇恩
- 任花敧玉側(cè),勸教沈醉——— 曹勛齊天樂(同前)
- 向竹林苔徑,時(shí)來教鶴,山泉石鼎,自為烹茶——— 許有壬沁園春
- 璀璨章身同賜馬,差池接翼愧廷鵷——— 岳珂得合門報(bào)以予班學(xué)士詔復(fù)賜衣帶因懷初錫倏閱
- 襟懷灑落萬慮亡,須臾薄暝山色藏——— 文天祥和謝愛山晚吟韻日晚與客散步因誦夕陽雖好不
- 嵩南春遍傷魂夢(mèng),壺口云深隔路歧——— 李嘉祐江湖秋思
- 登高便可豁雙明,吟外還能見物情——— 張紹文江亭晚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