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載干戈
詞典解釋
亦作“ 倒置干戈 ”。亦作“ 倒戢干戈 ”。倒著藏放兵器,表示不再打仗。《禮記·樂記》:“倒載干戈,包之以虎皮,將帥之士,使為諸侯,名之曰建櫜,然后天下知 武王 之不復(fù)用兵也?!?b>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:“ 殷 事已畢,偃革為軒,倒置干戈,覆以虎皮,以示天下不復(fù)用兵?!?漢 荀悅 《漢紀(jì)·高祖紀(jì)二》:“偃革為軒,倒戢干戈,示不復(fù)用武?!?b>《晉書·華譚傳》:“倒戢干戈,苞以獸皮?!?宋 王禹偁 《單州成武縣行宮上梁文》:“一戎而倒載干戈,萬國而混同文軌。”亦省作“ 倒載 ”。 唐 元稹 《奏制試樂為御賦》:“大道既移,則舞行象成於倒載;小戎或駕,則琴音決勝於騶歌。”
倒:把鋒刃向里倒插著;載:陳設(shè),放置;干戈:古代的兩種兵器,泛指武器。把武器倒著放起來,比喻沒有戰(zhàn)爭,天下太平。國語詞典
倒載干戈
-
將武器收藏起來,不再打仗。
- 禮記.樂記:「倒載干戈,包之以虎皮,將帥之士,使為諸侯?!?/li>
0
糾錯(cuò)
詩詞名句推薦
- 長安只說誰花好,君把青蘆砌下栽——— 黃庶題公美庭前蘆
- 福畦智已故,儀曹意轉(zhuǎn)新——— 林同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柳宗元
- 煙花麗景縱遜昔,癉邪敦樸誠良方——— 乾隆秦淮歌
- 嶺外他年憶,於東此日逢。——— 李商隱九月於東逢雪
- 寂莫三秋夜,凄涼一片心——— 羅與之夢(mèng)回
- 不斷犀象,繡澀苔生。——— 李白獨(dú)漉篇
- 安車正好追先烈,子舍唯增二百金——— 強(qiáng)至贈(zèng)陸元象文學(xué)
- 為生誠甚微,為計(jì)亦易足——— 姜特立鵬鷃問答
- 蟲牢外,風(fēng)蕭瑟;癝延畔,沙堆積——— 陳維崧自封丘北岸渡江至汴梁
- 春馀仍哢鳥,夏近未舒蓮——— 趙冬曦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(xué)士賜宴賦得蓮字
最新應(yīng)用
- 6咖喱公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