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義
詞典解釋
(1).道德信義。《左傳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心不則德義之經(jīng)為頑,口不道忠信之言為嚚?!?漢 荀悅 《漢紀·高祖紀二》:“彼皆戴仰大王德義,愿為大王臣妾。德義已行,南面稱伯, 楚 必斂衽而期。” 晉 潘岳 《西征賦》:“誦六藝以飾姦;焚詩書而面墻;心不則於德義,雖異術而同亡?!?宋 曾鞏 《送李材叔知柳州》:“古之人為一鄉(xiāng)一縣,其德義惠愛,尚足以薰蒸漸澤?!?魯迅 《墳·摩羅詩力說》:“或棄斥德義,蹇視淫游,以嘲弄社會,聊快其意,如 堂祥 ?!?/p>
(2).謂賞罰得當;亦謂從善去惡。《國語·周語中》:“故圣人之施舍也議之,其喜怒取與也亦議之,是以不主寬惠,亦不主猛毅,主德義而已?!?韋昭 注:“賞得其人,罸當其罪,是為德義?!?b>《國語·晉語七》:“ 悼公 與 司馬侯 升臺而望,曰:‘樂夫?’對曰:‘臨下之樂則樂矣,德義之樂則未也。’公曰:‘何謂德義?’對曰:‘諸侯之為,日在君側,以其善行,以其惡戒,可謂德義矣?!?韋昭 注:“善善為德,惡惡為義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