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櫪
詞典解釋
亦作“ 伏歷 ”。1.馬伏在槽上。指受人馴養(yǎng)。《漢書·李尋傳》:“馬不伏歷,不可以趨道;士不素養(yǎng),不可以重國?!?唐 杜甫 《高都護(hù)驄馬行》:“雄姿未受伏櫪恩,猛氣猶思戰(zhàn)場利?!?/p>
(2).喻指養(yǎng)育。 清 納蘭性德 《擬古》詩之二六:“但受伏櫪恩,何以異駑駘!”
(3).指蓄養(yǎng)在廄中的馬匹?!稘h書·梅福傳》:“雖有 景公 之位,伏歷千駟,臣不貪也?!?/p>
(4). 三國 魏 曹操 《步出夏門行》:“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;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。”后用為壯志未酬,蟄居待時的典故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擬古》詩之六:“不謂乘軒意,伏櫪還至今?!?明 楊珽 《龍膏記·旅況》:“到如今阨蓬蒿伏櫪棲山,嘆息損朱顏?!?華羅庚 《病中斗》詩:“我行雖彳亍,豈甘伏櫪哀。驅(qū)馳絶廣漠,騰躍越崔嵬。”
- 其端辭遜,如始達(dá)泉——— 趙汝騰癸丑仲秋建安郡學(xué)丁奠退而作頌并勉同志之頌
- 口占十吏傳州檄,指畫千條靖海涯——— 蘇籀送才元長樂倅
- 燥虛黏膩俗塵清,祛病析酲驅(qū)抑郁——— 蘇籀賦叢蘭一首
- 石田茅屋無恙,不與亂生蒼苔——— 劉學(xué)箕東屯莊監(jiān)秤六言三首
- 沉思慘行鑣——— 蕭衍搗衣詩
- 葵心不寧憂忉忉,矯首東方歌楚騷——— 黎廷瑞壬戌正旦日蝕值陰有詩明日雨微雪再賦
- 煙帆一鳥過,云插亂峰堆——— 袁說友出東城觀水
- 重以五斗米,折腰營口腹。——— 蘇軾歐陽叔弼見訪誦陶淵明事嘆其絕識叔弼既去感
- 歸去也、玉宇寥寥,銀河耿耿,鐵笛一聲山裂——— 虞集蘇武慢
- 殘月光中強(qiáng)攬衣,欲隨烏鵲向南飛——— 張舜民南歸早發(fā)柳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