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闕
詞典解釋
(1).高大的宮闕。《后漢書·馮衍傳下》:“疏遠(yuǎn)壠畝之臣,無望高闕之下,惶恐自陳,以救罪尤。” 唐 杜甫 《秋興》詩之五:“ 蓬萊 高闕對 南山 ,承露金莖霄漢間。”
(2).古地名。在今 內(nèi)蒙古 杭錦后旗 西北。 陰山山脈 至此中斷,成一缺口,望若門闕,故名。 戰(zhàn)國 趙武靈王 向北開拓疆土,沿 陰山 筑 長城 至此; 西漢 時(shí) 衛(wèi)青 領(lǐng)兵出此,與 匈奴 右賢王作戰(zhàn)。 北魏 置戍,隸 沃野鎮(zhèn) 。《史記·匈奴列傳》:“筑 長城 ,自 代 并 陰山 下,至 高闕 為塞?!?漢 班固 《封燕然山銘》:“遂凌 高闕 ,下 雞鹿 ,經(jīng)磧鹵,絶大漠?!?南朝 宋 袁淑 《效古》詩:“昔隸 李將軍 ,十載事西戎。結(jié)車 高闕 下,極望見 云中 ?!?/p>
- 如今積翠樓頭望,看盡江南未了情——— 曾季貍積翠樓
- 靈君冠劍從飛龍,云雨蒼茫手翻覆——— 黎廷瑞偕仲退周南翁登曲島山分韻得曲字
- 算庾樓吟賞,今古應(yīng)同。——— 李呂滿庭芳
- 風(fēng)塵孤淚盡,霜露寸心違——— 范成大十月朔客建業(yè),不得與兄弟上冢之列,悲感成
- 獨(dú)憐交契如君少,仍喜官曹共我閑——— 韓維和仲巽在高陽日作詩見懷而不見寄
- 違俗恐不免,倚天聊自寬——— 陸游雜興
- 世路風(fēng)濤都?xì)v遍,幾度眉攢心碎。——— 李曾伯念奴嬌
- 問法僧當(dāng)偈,還丹客贈(zèng)金——— 元稹悟禪三首寄胡果
- 餳香更、酒冷踏青路。——— 萬俟詠三臺(tái)
- 麻衣黑肥沖北風(fēng),帶酒日晚歌田中——— 李賀野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