鉤棘
詞典解釋
(1).即鉤戟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撰征賦》序:“所以鉤棘未曜,殞前禽於 金墉 ;威弧始彀,走鈒隼於 滑臺(tái) ?!?/p>
(2).猶株連,牽連。《金史·酷吏傳序》:“ 熙宗 迭興大獄, 海陵 翦滅宗室,鉤棘傅會(huì),告姦上變者賞以不次。” 清 陳田 《明詩紀(jì)事辛籤·徐石麟》:“以斷鍊為能事,以鉤棘為精神,非復(fù)上皇慎獄之本意矣?!?/p>
(3).形容文字艱澀,不流利。《明史·文苑傳序》:“ 永 宣 以還,作者遞興,皆沖融演迤,不事鉤棘。” 清 周亮工 《書影》卷三:“每向人抉摘其字句鉤棘、文義紕繆者,以為姍笑?!?高鳳謙 《論偏重文字之害》:“甚者以古僻之字,鉤棘之句,自炫所長?!?a href="/hycd/c/c54610.htm" target="_blank">參見“ 鉤章棘句 ”。
- 暗竇養(yǎng)泉容決決,明園護(hù)桂放亭亭——— 皮日休懷錫山藥名離合二首
- 深期展四體,寧復(fù)顧微軀——— 趙善括上王右司三十韻
- 海郡梅霪晴,山郵炎景曛。——— 歐陽詹福州送鄭楚材赴京,時(shí)監(jiān)察劉公亮有
- 鐵甕城邊邑,今番凋瘵蘇——— 萬俟紹之餞友宰丹陽
- 始畎春泉入,惟愁暮景斜。——— 李德裕憶平泉雜詠·憶藥欄
- 今年七月閏,應(yīng)得兩回歸——— 王灣閏月七日織女
- 將迎須學(xué)返抽身,合致蹉跎敢效顰——— 薛能寄吉諫議
- 岑參兄弟皆好奇,攜我遠(yuǎn)來游渼陂。——— 杜甫渼陂行
- 旋摘甘瓜青帶蔓,新篘玉醴冷傳杯——— 陸游露坐小飲
- 襄城雖近邑,去局有重坐——— 韓維答曼叔見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