茍言
詞典解釋
(1).不實(shí)之言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談叢》:“惡言不出口,茍言不留耳?!薄?a href="/hycd/x/x207093.htm" target="_blank">新唐書·李翱傳》:“然其為狀者,皆故吏門生,茍言虛美,溺于文而忘其理。”
(2).隨便發(fā)表意見?!?a href="/hycd/h/h251136.htm" target="_blank">后漢書·郎顗傳》:“愿訪問百僚,有違臣言者,臣當(dāng)受茍言之罪。” 李賢 注:“《論語》: 孔子 曰:‘君子於其言無所茍而已矣。’” 明 劉基 《齊仲孫來齊高子來盟》:“《春秋》非圣人莫能修之,夫豈可以茍言哉!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七回:“婦言,不是花言巧語,嘴快舌長,須是不茍言,不茍笑,內(nèi)言不出,外言不入?!?/p>
國語詞典
茍言
-
言語輕率不當(dāng)。
- 後漢書.卷三十下.郎顗傳:「願訪問百僚,有違臣言者,臣當(dāng)受茍言之罪?!?/li>
0
糾錯
詩詞名句推薦
最新應(yīng)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