鴻臚
詞典解釋
(1).官署名。《周禮》官名有大行人之職, 秦 及 漢 初稱典客, 景帝 六年,更名大行令, 武帝 太初 元年,改稱大鴻臚,主掌接待賓客之事。 東漢 以后,大鴻臚主要職掌為朝祭禮儀之贊導。 北齊 始置鴻臚寺, 唐 一度改為司賓寺, 南宋 、 金 、 元 廢, 明 復之, 清 沿置。主官或稱卿,或稱正卿,副職為少卿,屬官因各朝代而異,或有鳴贊、序班,或置丞、主簿。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典客, 秦 官,掌諸歸義蠻夷,有丞。 景帝 中六年更名大行令, 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大鴻臚。” 顏師古 注引 應劭 曰:“郊廟行禮讚九賓,鴻聲臚傳之也。”《新唐書·百官志三》:“凡客還,鴻臚籍衣齎賜物多少以報主客,給過所?!?/p>
(2).指該官署官員。 唐 韓愈 《袁氏先廟碑》:“始居 華陰 ,為 拓拔魏 鴻臚。” 明 李東陽 《十八日聽傳臚有作》詩:“黃紙數(shù)行丹詔字,鴻臚三唱甲科名。”
- 半落瓊瑤天又惜,稍侵桃李蝶應愁——— 毛滂浣溪沙(新春四夜松齋小飲,微雪復止)
- 將來功滿內(nèi)全真——— 馬鈺搗練子 贈華亭完顏知縣
- 蝦蟇遁走兔老黠,歷歷可認渾銀樓——— 張镃陸編修送月石硯屏
- 云窗拂青靄,石壁橫翠色——— 李白商山四皓
- 功業(yè)若夢里,撫琴發(fā)長嗟。——— 李白早秋贈裴十七仲堪
- 衰鬢猶堪扶檻笑,長江故作拍天流——— 吳則禮識舟亭
- 悵望難歸枕,吟勞生夜愁——— 姚鵠寄雍陶先輩
- 愁聽黃鶯喚友聲,空閨曙色夢初成——— 佚名鳳凰臺怪和歌四首
- 晨昏雷聲中,我懷何時舒——— 李廌又九月十四日登秋風閣以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
- 云雨已成今昨夢,乾坤不盡古今愁——— 寧調(diào)元秋興,三疊前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