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越
詞典解釋
(1). 胡 與 越 。亦泛指北方和南方的各民族。 漢 鄒陽 《上書吳王》:“臣聞 秦 倚 曲臺 之宮,懸衡天下,畫地而人不犯,兵加 胡 越 ?!?宋 司馬光 《言施行封事上殿札子》:“ 漢武帝 詳延特起之士,待以不次之位,終獲其用,威加 胡 越 ?!?清 姚鼐 《詠古》之二:“ 秦皇 服 胡 越 ,六合歸懸衡?!焙笠喾褐?a href="/hycd/y/y358549.htm" target="_blank">異族。 清 夏燮 《中西紀(jì)事·剿撫異同》:“而聽該酋置館,雜居齊齒,胡越橫行輦轂,羌夷布滿街衢,自古及今,實(shí)所未聞?!?/p>
(2). 胡 地在北, 越 在南,比喻疏遠(yuǎn)隔絕。《淮南子·俶真訓(xùn)》:“六合之內(nèi),一舉而千萬里。是故自其異者視之,肝膽胡越,自其同者視之,萬物一圈也?!?高誘 注:“肝膽喻近,胡越喻遠(yuǎn)?!?唐 白居易 《與微之書》:“況以膠漆之心,置於胡越之身,進(jìn)不得相合,退不能相忘?!?宋 歐陽修 《與王懿敏公書》之一:“人生聚散,憂患百端,相見何時(shí)?況開年決求南去,遂益為胡越也。” 明 孫梅錫 《琴心記·相如倦游》:“當(dāng)時(shí)已慚裾曳,何況飄蓬,轉(zhuǎn)眼又成胡越?!?/p>
(3).比喻敵人或對立關(guān)系。 宋 蘇軾 《韓愈論》:“儒墨之相戾,不啻若 胡 越 ,而其疑似之間,相去不能以髮,宜乎 愈 之以為一也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內(nèi)閣三·冢宰避內(nèi)閣》:“ 孫富平 與 新建 各結(jié)強(qiáng)援,相攻若 胡 越 ,而閣部成兩訟場矣?!?/p>
國語詞典
- 今來戀洲嶼,思若在江湖——— 李德裕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鸂鶒
- 懷祿貴心賞,東流山水長——— 王昌齡送歐陽會(huì)稽之任
- 金印碧幢如見問,一生安穩(wěn)是長閑。——— 崔涂泛楚江
- 翡翠簾前云氣紫,珊瑚枝上雪花紅——— 四錫乾明節(jié)祝圣壽
- 臣驚歡嘆不可放,愿賜一言釋名妄——— 鮑溶倚瑟行
- 期會(huì)紛然不到詩,拙哉前計(jì)只心知——— 張镃三月十四夜觀月思南湖
- 筋骸幸且粗康健,談笑不妨閑骨稽——— 邵雍首尾吟
- 若乘四等觀——— 謝靈運(yùn)登石室飯僧詩
- 如今最識春先處,紅紫紛紛亦漫栽——— 廖行之和周少晳詠梅韻五首
- 彩袖翩翩,慈闈強(qiáng)健,諸孫環(huán)侍——— 洪希文水龍吟 壽夏改齊閏八月初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