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中
詞典解釋
(1). 秦 宮名。故址在今 陜西 隴縣 西北。 秦始皇 二十七年出巡 隴西 、 北地 (今 寧夏 和 甘肅 東部),東歸時(shí)經(jīng)過此處。 漢文帝 十四年 匈奴 從 蕭關(guān) (今 寧夏 固原 東南)深入,燒毀此宮。 唐 李白 《宮中行樂》詩(shī):“君王多樂事,何必向 回中 。”
(2).古道路名。南起 汧水 河谷,北出 蕭關(guān) ,因途經(jīng) 回中 得名。為 關(guān)中平原 與 隴東高原 間的交通要道。 西漢 元封 四年 武帝 自 雍縣 (今 陜西 鳳翔 南)經(jīng) 回中道 ,北出 蕭關(guān) 。 東漢 建武 八年 來歙 由此攻取 隗囂 割據(jù)下的 略陽(yáng) (今 甘肅 秦安 東北)。 唐 盧照鄰 《上之回》詩(shī):“ 回中 道路險(xiǎn), 蕭關(guān) 烽候多?!?/p>
- 愿公入對(duì)明光宮,西南豪俊手推出——— 李流謙送何子應(yīng)少卿赴召
- 結(jié)歡良有裕,聯(lián)采愧無庸。——— 李嶠夏晚九成宮呈同僚
- 云安公主貴,出嫁五侯家。——— 陸暢云安公主下降奉詔作催妝詩(shī)
- 麗譙雖未績(jī),亦自出云霄——— 釋善珍送林節(jié)推二首
- 我評(píng)此章句,真是杜陵輩——— 辛棄疾和趙晉臣敷文積翠巖去纇石
- 譜字紅蔫,翦燭記同看。——— 蔣捷祝英臺(tái)/祝英臺(tái)近
- 學(xué)勤徒力爾,性拙奈天歟——— 劉筠受詔修書述懷感事三十韻
- 難窮天上理,易白世間頭——— 邵雍團(tuán)團(tuán)吟
- 離情愁思,盡分付、眉頭眼底。——— 佚名失調(diào)名
- 金鵝罩底果何品,異饌定不人間同——— 張镃跋周昉畫錫宴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