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燒祆廟
詞典解釋
《淵鑒類函》卷五八引《蜀志》:“昔 蜀帝 生公主,詔乳母 陳氏 乳養(yǎng)。 陳氏 攜幼子與公主居禁中約十餘年。后以宮禁出外,六載,其子以思公主疾亟。 陳氏 入宮有憂色,公主詢其故,陰以實(shí)對(duì)。公主遂托幸祆廟為名,期與子會(huì)。公主入廟,子睡沉,公主遂解幼時(shí)所弄玉環(huán)附之子懷而去,子醒見之,怒氣成火而廟焚也?!?元 曲中常用此典,比喻愛情受挫折。 元 無名氏 《爭報(bào)恩》第一折:“我今夜著他個(gè)火燒祆廟,水淹斷了 藍(lán)橋 ?!卑矗?a href="/hycd/f/f161175.htm" target="_blank">法苑珠林》卷三十引《智度論》:“如説國王有女,名曰 狗牟頭 。有捕魚師,名 術(shù)波伽 ,隨道而行,遙見王女,在高樓上窗中見面,想像染著,心不暫捨。彌歷日月,不能飲食。母問其故,以情答母:‘我見王女,心不能忘。’母喻兒言:‘汝是小人,王女尊貴,不可得也?!瘍貉裕骸倚?a href="/hycd/y/y134012.htm" target="_blank">愿樂,不能暫忘。若不如意,不能活也。’母為子故,入王宮中,常送肥魚鳥肉以遺王女,而不取價(jià)。王女怪而問之:‘欲求何愿?’母白王女:‘愿卻左右,當(dāng)以情告。我唯有一子,敬慕王女,情結(jié)成病,命不云遠(yuǎn),愿垂愍念,賜其生命。’王女言:‘汝去,至月十五日,于某甲天祠中,往天像后。’母還語子:‘汝愿已得?!嬷?a href="/hycd/r/r225515.htm" target="_blank">如上。沐浴新衣,在天像后住。王女至?xí)r,白其父王:‘我有不吉,須至天祠,以求吉福。’王言大善。即嚴(yán)車五百乘,出至天祠。既到,勑諸從者,齊門而止,獨(dú)入天祠。天神思維,此不應(yīng)爾,王為施主,不可令此小人毀辱王女。即厭此人,令睡不覺。王女既入,見其睡重,推之不寤,即以瓔珞,直十萬兩金,遺之而去。后此人得覺,見有瓔珞,又問眾人,知王女來。情愿不遂,憂恨懊惱,婬火內(nèi)發(fā),自燒而死。”或以為《類函》所載《蜀志》事即出于此。參閱 龐俊 《養(yǎng)晴室筆記·元曲用火燒祆廟事出處》。
- 螢影疏簾外,鴻聲暗雨中——— 武元衡長安秋夜懷陳京昆季
- 壞墻風(fēng)雨幾經(jīng)春,草色盈庭一座塵。——— 劉山甫題青草湖神祠
- 縣令深宵匍匐歸,奴顏囚首銷兇威——— 趙執(zhí)信甿入城行
- 丹青改樣勻朱粉,雕梁欲畫猶疑——— 晏殊瑞鷓鴣
- 煙霞爭目獻(xiàn),蛇鼠不待劃——— 方回次韻會(huì)真堂呈景高士
- 功名在少壯,簡編勤討論——— 晁公溯張若虛乃予妻黨湯德翁外孫喜其來賦比
- 征人不飲馬,再拜祝馮夷。——— 劉駕唐樂府十首·祝河水
- 持此娛使君,一笑簿領(lǐng)間。——— 蘇軾送程七表弟知泗州
- 高軒過窮巷,下馬想慰沃——— 文同雨喜客過
- 宜春苑外最長條,閑裊春風(fēng)伴舞腰。——— 溫庭筠楊柳枝
- 3與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