箕箒
詞典解釋
亦作“ 箕帚 ”。1.畚箕和掃帚。皆掃除之具。《呂氏春秋·順民》:“孤將棄國家,釋羣臣,服劍臂刃,變?nèi)?/a>貌,易姓名,執(zhí)箕帚而臣事之,以與 吳王 爭一日之死?!?漢 賈誼 《論時政疏》:“借父耰鋤,慮有德色,母取箕帚,立而誶語。” 宋 黃庭堅 《贈送張叔和》詩:“箕帚掃公堂上塵,家風(fēng)孝友故相親?!?/p>
(2).以箕帚掃除;操持家內(nèi)雜務(wù)。 唐 杜甫 《送重表侄王砅評事使南海》詩:“家貧無供給,客位但箕箒。” 陳衍 《元詩紀(jì)事·管道杲》引 元 管道杲 《題仲姬墨竹》詩跋:“夫婦人之事,箕帚、中饋、刺繡之外,無餘事矣,而吾妹則無所不能,得非所謂女丈夫乎?”
(3).借指妻妾。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勾踐陰謀外傳》:“﹝ 越王 勾踐 有二遺女﹞謹(jǐn)使臣 蠡 獻(xiàn)之,大王不以鄙陋寢容,愿納以供箕箒之用?!?b>《文選·王微<雜詩>》:“弄絃不成曲,哀歌送苦言,箕帚留 江 介,良人處 雁門 ?!?李周翰 注:“箕,所以簸揚物者;箒,掃除也者。此婦人所執(zhí)以事夫也?!?b>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:“今有遺腹小女 鳳鳴 ,明早已當(dāng)出世,敢以此奉長郎君箕箒?!?清 王韜 《甕牖馀談·記蔣劍人事》:“時 劍人 已娶 羅店村 人,女仰其才名,愿供箕帚?!?清 程麟 《此中人語·吳某》:“﹝妾﹞已嫁鬼卒為妻,烏得復(fù)侍君箕帚耶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