楬橥
詞典解釋
(1).標(biāo)志,植木以作表記。《周禮·秋官·職金》“楬而璽之” 漢 鄭玄 注引 鄭司農(nóng) 曰:“今時之書,有所表識,謂之楬櫫?!?b>《說文·木部》:“楬,楬櫫也。” 段玉裁 注:“楬櫫, 漢 人語, 許 以 漢 人常語為訓(xùn),故出櫫字於説解?!?章炳麟 《訄書·正名雜義》:“前世作述,其篇題多無義例,《和氏》《盜跖》,以人名為符號,《馬蹄》《駢拇》,以章首為楬櫫。” 章炳麟 《訄書·丙午與劉光漢書》:“《左氏》初行,學(xué)者不得其例,故傅會《公羊》以就其説……諸儒后始專以五十凡例為楬櫫,不復(fù)雜引二傳?!?/p>
(2).標(biāo)明,揭示。 陳獨秀 《敬告青年》:“當(dāng)代大哲,若 德意志 之 倭根 ,若 法蘭西 之 柏格森 ,雖不以現(xiàn)時物質(zhì)文明為美備,咸楬櫫生活問題,為立言之的。”
國語詞典
楬櫫
-
表識、揭示。
近義詞: 發(fā)表 揭曉
- 2勇者對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