捐納
詞典解釋
捐資納粟換取官職、官銜。此制起于 秦 漢 ,稱納粟。 清 中葉后大盛,稱為捐納。朝廷視為正項收入,明訂價格行之,加劇吏治腐敗,成為一大弊政。 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純皇初政》:“罷開墾,停捐納,重農(nóng)桑,汰僧尼之詔累下,萬民歡悅,頌聲如雷。” 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聞》卷二:“然開例三載,所入僅二百萬有餘,捐納知縣五百餘人。始則缺多易得,后見非數(shù)年不能選授,亦復(fù)觀望徘徊?!?b>《清史稿·選舉志七》:“ 雍正 二年……帝曰:‘墾田事例,於地方有裨益。向因各捐例人多,難於銓選,降旨停止。年來捐納應(yīng)用之人,將次用完,越數(shù)年,必致無捐納之人,而專用科目矣。應(yīng)酌添捐納事欵。除道、府、同知不許捐納,其通判、知州、知縣及州同、縣丞等,酌議準捐。’” 章炳麟 《訄書·官統(tǒng)下》:“捐納則廢,年資則廢,科舉則廢,將論官者必於大學(xué)?!?/p>
- 蒼芒林岫轉(zhuǎn)。——— 陳子昂萬州曉發(fā)放舟乘漲還寄蜀中親朋
- 危梯續(xù)蹬穿松下,細竹分泉落石前——— 薛昌朝紫閣
- 袖藏古劍咸陽市,淚逐東風(fēng)灑桃李——— 汪莘訪建康留守
- 奈何刺吾眼,快意思一掃——— 趙蕃除草
- 講戎喧涿野,料敵靜居延——— 高適信安王幕府詩
- 千年源委詩書澤,一日風(fēng)雷變化秋——— 方信孺題學(xué)宮壁
- 更須積雨看驚湍,濡足褰裳何足憚——— 樓鑰它山堰
- 緬懷德人游,物物生春妍——— 張栻淳熙乙未春予有桂林之役自湘潭往省先塋以二
- 各從仕祿休明代,共感平生知己恩——— 白居易同王十七庶子、李六員外、鄭二侍御同年,四
- 如今雙鳳老,堪引同螺醉——— 史浩千秋歲(戴丈夫婦慶八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