袴褶
詞典解釋
服裝名。上穿褶,下著褲,外不加裘裳,故稱。名起於 漢 末,始為騎服。盛行於 南北朝 ,亦用作常服、朝服。 唐 末漸廢。《三國志·吳志·呂范傳》“遷都督”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《江表傳》:“ 范 出,更釋褠,著袴褶,執(zhí)鞭,詣閤下啟事,自稱領都督?!?b>《晉書·楊濟傳》:“ 濟 有才藝,嘗從 武帝 校獵 北芒 下,與侍中 王濟 俱著布袴褶,騎馬執(zhí)角弓在輦前?!?宋 陸游 《聞虜亂有感》詩:“儒冠忽忽垂五十,急裝何由穿袴褶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藝二·記觀杜氏書畫》:“畫中有偉丈夫,設皋比亭中,亭下壯士林立,挾弓矢,衣袴褶,顧盼自雄?!?a href="/hycd/c/c57860.htm" target="_blank">參閱 王國維 《觀堂集林·胡服考》、 周錫保 《中國古代服飾史》第六章第一節(jié)。
0
糾錯
詩詞名句推薦
最新應用
- 10全民美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