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尾
詞典解釋
(1).星宿名。即箕宿,二十八宿之一。居東方蒼龍七宿之末,故稱(chēng)?!?a href="/hycd/z/z125891.htm" target="_blank">左傳·僖公五年》:“童謡云:‘丙之晨,龍尾伏辰,均服振振,取 虢 之?dāng)??!?杜預(yù) 注:“龍尾,尾星也。” 漢 張衡 《天象賦》:“歷龍尾以及箕,跨北 燕 而在茲。”
(2).謙稱(chēng)自己乃附托于名人而成立者。典出《三國(guó)志·魏志·華歆傳》“ 華歆 字 子魚(yú) , 平原 高唐 人也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國(guó) 魏 魚(yú)豢 《魏略》:“ 歆 與 北海 邴原 、 管寧 俱游學(xué),三人相善,時(shí)人號(hào)三人為‘一龍’, 歆 為龍頭, 原 為龍腹, 寧 為龍尾。” 清 袁枚 《隨園詩(shī)話(huà)》卷九引《朱草衣詩(shī)》:“自慚龍尾非名士,肯把豬肝累使君?” 王國(guó)維 《送日本狩野博士游歐洲》詩(shī):“幸免 仲叔 累豬肝,頗覺(jué) 幼安 慚龍尾?!?/p>
(3).草名。烏蘞莓的別名?!?a href="/hycd/r/r159268.htm" target="_blank">爾雅·釋草》“拔蘢葛” 晉 郭璞 注:“似葛,蔓生,有節(jié), 江 東呼為龍尾?!?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七·烏蘞莓》:“俗名五爪龍, 江 東呼龍尾。”
(4).硯名。亦泛指硯。 宋 蘇軾 《龍尾硯歌》:“君看龍尾豈石材,玉德金聲寓於石。” 清 錢(qián)謙益 《贈(zèng)硯》詩(shī):“紫純端硯鎮(zhèn)書(shū)樓,牛后真令龍尾羞。” 清 蔣士銓 《一片石·宴閣》:“取麟毫麝煤龍尾鳳箋來(lái)。”
(5).河堤防洪之物。伐大樹(shù)連梢,置之堤旁。 元 歐陽(yáng)玄 《河防記》:“隄前置龍尾大埽,龍尾者,伐大樹(shù)連梢繫之隄旁,隨水上下,以破嚙岸浪者?!?/p>
(6).古國(guó)名。 南詔 的別稱(chēng)?!?a href="/hycd/x/x207093.htm" target="_blank">新唐書(shū)·南蠻傳上·南詔上》:“ 南詔 ,或曰 鶴拓 、曰 龍尾 ……本 哀牢夷 ,后烏蠻別種也。”參見(jiàn)“ 南詔 ”。
(7).盤(pán)旋而上的甬道。自上望下,宛如龍尾下垂,故稱(chēng)。 漢 袁康 《越絕書(shū)·外傳記吳地傳》:“ 無(wú)錫 西龍尾陵道者, 春申君 初封 吳 所造也?!薄端鍟?shū)·酷吏傳·崔弘度》:“ 弘度 妹先適 迥 子為妻,及破 鄴城 , 迥 窘迫升樓, 弘度 直上龍尾追之。”《資治通鑒·陳宣帝太建十二年》引此文, 胡三省 注曰:“筑道陂陀以上城,其道下附於地,若龍垂尾然,故曰龍尾?!?/p>
(8).指宮殿前呈斜坡狀的甬道。 唐 白居易 《醉后走筆酬劉五主簿長(zhǎng)句》:“步登龍尾上虛空,立去天顏無(wú)咫尺?!?清 錢(qián)謙益 《天啟乙丑五月奉詔削籍南歸》詩(shī):“趁朝龍尾還如夢(mèng),穩(wěn)臥牛衣得此生?!?錢(qián)曾 箋注:“ 宋敏求 《長(zhǎng)安志》:鐘樓鼓樓殿左右,有砌道盤(pán)上,謂之龍尾道。 李上交 《近事會(huì)元》: 含元殿 側(cè)有龍尾道,自平階至地,凡詰曲七轉(zhuǎn),由 丹鳳門(mén) 北望,宛如龍尾下垂於地焉。”
- 千里之差,起于毫芒——— 劉禹錫澤宮詩(shī)
- 清漣萬(wàn)頃渟為湖,湛湛一鏡涵太虛——— 衛(wèi)宗武耕漁處
- 笑語(yǔ)又驚棲鵲,南飛傍林闃。——— 張矩應(yīng)天長(zhǎng)
- 深林蒼雪,特地作清涼——— 程文海滿(mǎn)庭芳 壽曾勁節(jié)
- 菱暖紫鱗跳復(fù)沒(méi),柳陰黃鳥(niǎo)囀還飛——— 王安石段約之園亭
- 絳縣老人曾紀(jì),四百四十五——— 江史君好事近
- 歸綠野,種瑤簌。——— 黃人杰賀新郎
- 朝朝出入芙蓉殿,莫道妾身出微賤——— 徐照李夫人
- 歲月無(wú)窮極——— 徐干于清河見(jiàn)挽船士新婚與妻別詩(shī)
- 曉看紅濕處,花重錦官城——— 杜甫春夜喜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