濛汜
詞典解釋
1.古稱日落之處。《文選·張衡<西京賦>》:“日月於是乎出入,象扶桑與 濛汜 ?!?薛綜 注引《楚辭》:“出自 陽谷 ,入于 濛汜 。” 唐 白居易 《開成大行皇帝挽歌詞》之三:“ 鼎湖 龍漸遠(yuǎn), 濛汜 日初沉。” 明 何景明 《待曙樓賦》:“賓 暘谷 以馳想,候 濛汜 而思結(jié)?!?/p>
2.喻人垂暮之年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雜體詩·效郭璞<游仙>》:“永得 安期 術(shù),豈愁 濛汜 迫?!?b>《晉書·藝術(shù)傳·索紞》:“少不習(xí)勤,老無吏干, 濛汜 之年,弗敢聞命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清涼山贊佛》詩之四:“遠(yuǎn)駕求長(zhǎng)生,逐日過 濛汜 ?!?/p>
0
糾錯(cuò)
詩詞名句推薦
- 幾為浮云掩,行藏類此身——— 強(qiáng)至久雨見月
- 山竹繞茅舍,庭中有寒泉——— 元結(jié)樊上漫作
- 到死不得歸,何人共南望。——— 戴叔倫昭君詞
- 皓首江湖客,鉤簾獨(dú)未眠——— 杜甫舟月對(duì)驛近寺
- 靈君觴客滕王家,鰲頭仙人作司花——— 楊萬里戲作司花謠呈詹進(jìn)卿大監(jiān)郎中
- 因成快活詩,薦之堯舜目——— 王揆長(zhǎng)沙六快詩
- 皎潔暮潭色,芬敷新菊叢——— 李適豐年多慶,九日示懷
- 買屩為登山寺去,徹?zé)艟墣墼麓靶?/a>——— 陸游自責(zé)
- 領(lǐng)郡抗章生掇禍,過庭吟稿死留名——— 趙汝騰挽巖云趙使君
- 少小攜書借隙光,宵眠常晏起常忙——— 劉克莊警齋吳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詩各次韻
最新應(yīng)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