沐猴而冠
詞典解釋
獼猴戴帽子。比喻外表雖裝扮得很像樣,但本質(zhì)卻掩蓋不了。常用來諷刺依附權(quán)勢(shì)、竊據(jù)名位之人。《漢書·項(xiàng)籍傳》:“人謂 楚 人沐猴而冠耳,果然。” 顏師古 注:“言雖著人衣冠,其心不類人也?!薄稌x書·張載傳》:“至如軒冕黻班之士,茍不能匡化輔政,佐時(shí)益世,而徒俯仰取容,要榮求利,厚自封之資,豐私家之積,此沐猴而冠耳,尚焉足道哉!”亦省作“ 沐冠 ”。 宋 林希逸 《代毛穎謝表》:“志雖酬於脫穎,嘲莫解於沐冠?!?梁?jiǎn)⒊?/a> 《論自尊》:“夫沐冠而喜者,戲猴之態(tài)也。投骨而嚙者,畜犬之情也?!?/p>沐猴:獼猴;冠:戴帽子。猴子穿衣戴帽,究竟不是真人。比喻虛有其表,形同傀儡。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(shì)力竊據(jù)權(quán)位的人。
沐猴而冠出處
- 或取諸懷抱,晤言一室之內(nèi),或因寄所托,放浪形骸之外——— 林正大括一叢花
- 人生惟有田園樂,未可輕將仕易農(nóng)——— 劉克莊五和
- 寒禽衰草伴愁顏,駐馬垂楊望雪山——— 蘇曼殊久欲南歸羅浮不果,因望不二山有感, 聊書
- 霅上多高士,君今又乞身——— 黃庭堅(jiān)送莫郎中致仕歸湖州
- 溪山號(hào)清絕,自古產(chǎn)奇人——— 陳宓延平次趙糾曹韻十四首第一溪山
- 杉松自宿千年鶴,橘柚堪輕萬戶侯——— 王禹偁聽羅訐事話太湖洞庭之景因賦十韻
- 遍野離離禾黍,月觀風(fēng)亭,杳無遺址。——— 韓奕瑞龍吟
- 辯如摩詰不須酬,經(jīng)到曹溪一句休——— 馬一浮客去
- 又是一年春事,花信到梧桐。——— 劉仙倫訴衷情
- 城里月明時(shí),精靈自來去。——— 李端蕪城
- 6青云寶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