怒蛙
詞典解釋
亦作“ 怒鼃 ”。1.鼓足氣的蛙。《韓非子·內(nèi)儲(chǔ)說上》:“ 越王 勾踐 見怒鼃而式之。御者曰:‘何為式?’王曰:‘鼃有氣如此,可無為式乎?’士人聞之,曰:‘鼃有氣,王猶為式,況士人有勇者乎?’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論仙》:“昔 勾踐 式怒蛙,戎卒爭蹈火。” 宋 司馬光 《乞開言路狀》:“臣謂羣臣茍有肯進(jìn)言者,陛下必加褒擢,以勸來者,此乃古人市駿骨、式怒蛙之意也。” 清 趙翼 《擬老杜<諸將>》詩之七:“勇於公戰(zhàn)非私鬦,奬勵(lì)還應(yīng)式怒蛙?!?黃懺華 《亡友周仲穆哀辭》之四:“忍教 莊 蝶去,其奈怒蛙何?!?/p>
(2).大鳴或瞋目的蛙。 唐 柳宗元 《同劉禹錫述舊言懷感事》詩:“耳靜煩喧蟻,魂驚怯怒蛙。” 元 周霆震 《犬雞嘆》詩:“雄雞奮翼銜怒蛙,蛙被啄取聲咿啞?!?/p>
- 牽裾驚魏帝,投閣為劉歆——— 杜甫風(fēng)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,奉呈湖南親友
- 杜宇多情芳樹里,只管聲聲歷歷。——— 趙師俠酹江月/念奴嬌
- 悟彼眾仙妙,超然含至精。——— 吳筠游仙二十四首
- 鷺散魚潛,煙斂風(fēng)初定——— 舒氏點(diǎn)絳唇·獨(dú)自臨池
- 亂葉隨寒雨,孤蟾起暮關(guān)——— 許棠隴州旅中(一作舍)書事寄李中丞
- 君寄梅花道別腸,我攀官柳送歸艎——— 楊萬里送廬陵宰黃伯庸赴召
- 缽飯糝桃花,釜羹烹野菜——— 釋紹曇偈頌一百零二首
- 為憐樵人巧收拾,豈無行道猶嗟咨——— 王易簡詠保母帖
- 尚須學(xué)王通,藝黍供祭祀——— 陳與義諸公和淵明止酒詩因同賦
- 白鷺煙中客,紅蕖水上鄰——— 梅堯臣水葒
- 10迎春成語安卓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