跂跂
詞典解釋
(1).蟲爬行貌。跂,通“ 蚑 ”。《漢書·東方朔傳》:“跂跂脈脈善緣壁,是非守宮即蜥蜴。” 顏師古 注:“跂跂,行貌也?!?宋 蔡絛 《鐵圍山叢談》卷六:“一日昧爽,小龍者出連綱之舟尾,有柁工之婦不識(shí)也,謂是蜥蜴。撥置之,則跂跂又緣柁而上。” 清 樂鈞 《耳食錄二編·文壽》:“蜥蜴見履,若甚怒,躍下嚙履,裂之,跂跂緣壁間?!?/p>
(2).比喻摸索前行。 康有為 《<孔子改制考>序》:“萬百億千縫掖俊民,跂跂脈脈而望,篝燈而求明,囊螢而自珍?!?/p>
(3).行進(jìn)平緩貌。跂,通“ 伎 ”。《詩·小雅·小弁》“鹿斯之奔,維足伎伎” 毛 傳“伎伎,舒貌。謂鹿之奔走,其足伎伎然舒也” 唐 陸德明 釋文:“伎,本亦作‘跂’?!?元 李好文 《感志賦》:“鹿之斯奔兮,其足跂跂。”
國語詞典
跂跂
-
昆蟲行動(dòng)緩慢的樣子。
- 漢書.卷六十五.東方朔傳:「跂跂脈脈善緣壁,是非守宮即蜥蜴?!?/li>
0
糾錯(cuò)
詩詞名句推薦
- 正與劉夢得,醉笑大開口——— 白居易和寄問劉白 時(shí)夢得與樂天方舟西上。
- 艱難濟(jì)大業(yè),一一非常才——— 張耒昭陵六馬唐文皇戰(zhàn)馬也琢石象之立昭陵前客有
- 楚月船中沒,秦星馬上殘——— 尚顏送劉必先
- 燈大學(xué)兩檐陳俎籩,一一口說手注篇——— 趙汝回送盧五方春分教端州
- 窮達(dá)稍異趣,細(xì)歡復(fù)何辰——— 鄭剛中送林懿成解兵掾
- 帷卷閑窺戶,床空暗落泥。——— 趙嘏空梁落燕泥
- 筐封紫葡萄,筒卷白茸毛——— 姚合謝汾州田大夫寄茸氈葡萄
- 縱使登高只斷腸,不如獨(dú)坐空搔首。——— 高適九日酬顏少府
- 故如比目魚,今隔如參辰——— 徐干室思
- 北上太行東禹穴,雁蕩山中最奇絕——— 樓鑰大龍湫
最新應(yīng)用
- 6視覺壁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