宂費
詞典解釋
亦作“冗費”。浮費;不必要的開支。 唐 元稹 《有唐贈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銘》:“破壞豪黠,除去宂費,歲中廩藏皆羨溢。”《資治通鑒·后周世宗顯德六年》:“八月,戊子, 蜀 主以 李昊 領(lǐng) 武信 節(jié)度使,右補闕 李起 上言:‘故事,宰相無領(lǐng)方鎮(zhèn)者?!?蜀 主曰:‘ 昊 家多宂費,以厚祿優(yōu)之耳。’” 宋 蘇轍 《上皇帝書》:“事之害財者三,一曰冗吏,二曰冗兵,三曰冗費?!?宋 文天祥 《御試策一道》:“蓋天下之財,專以供軍,則財未有不足者。第重之以浮費,重之以冗費,則財始瓶罄而罍恥矣。” 明 田藝蘅 《留青日札·禽獸衣冠》:“ 弘治 初,議放所畜禽獸,以節(jié)宂費。”
0
糾錯
詩詞名句推薦
最新應(yīng)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