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館
詞典解釋
(1). 漢武帝 時,丞相 公孫弘 開欽賢、翹材、接士三館,收羅人材?!?a href="/hycd/x/x107174.htm" target="_blank">西京雜記》卷四:“ 平津侯 ( 公孫弘 )自以布衣為宰相,乃開東閤,營客館,以招天下士。其一曰欽賢館,以待大賢;次曰翹材賢,以待大才;次曰接士館,以待國士?!?/p>
(2). 唐 有弘文(亦稱昭文)、集賢、史館三館,負責藏書、校書、修史等事項。 宋 因之,三館合一,并在崇文院中。 宋 鄭樵 《通志·總序》:“欲三館無素餐之人,四庫無蠹魚之簡,千章萬卷,日見流通?!?a href="/hycd/c/c57860.htm" target="_blank">參閱《舊唐書·職官志二》。
(3). 宋 設(shè)廣文、大學(xué)、律學(xué)三館,以為教育士子的機構(gòu)。見《宋史·選舉志三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