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科九旨
詞典解釋
漢 代《公羊》學(xué)家謂《春秋》書法有三科九旨。即于三段中寓九種旨意。有 何休 、 宋衷 二說。《公羊傳·隱公元年》“ 隱公 第一” 唐 徐彥 疏:“問曰:‘《春秋説》云:《春秋》設(shè)三科九旨,其義如何?’答曰:‘ 何氏 ( 何休 )之意以為三科九旨,正是一物。若揔言之,謂之三科,科者,段也;若析而言之,謂之九旨,旨者,意也,言三個科段之內(nèi),有此九種之意。故 何氏 作《文謚例》云:三科九旨者,新 周 、故 宋 ,以《春秋》當(dāng)新王,此一科三旨也。又云:所見異辭,所聞異辭,所傳聞異辭,二科六旨也。又內(nèi)其國而外諸夏,內(nèi)諸夏而外夷狄,是三科九旨也。’問曰:‘案 宋氏 ( 宋衷 )之注《春秋説》,三科者:一曰張三世,二曰存三統(tǒng),三曰異外內(nèi),是三科也;九旨者,一曰時,二曰月,三曰日,四曰王,五曰天王,六曰天子,七曰譏,八曰貶,九曰絶?!卑矗?a href="/hycd/s/s234123.htm" target="_blank">三世指 夏 、 殷 、 周 ,三統(tǒng)指 夏 為人統(tǒng), 殷 為地統(tǒng), 周 為天統(tǒng);時、日、月,指記述的詳略;王、天王、天子,指稱謂的遠(yuǎn)近親疏:譏、貶、絕,指書法的輕重。
- 隨處納些些,騎牛已到家——— 釋印肅金剛隨機(jī)無盡頌無得無說分第七
- 終不求人更賞音,只當(dāng)仰面看山林——— 鄭思肖伯牙絕弦圖
- 洞門兒半掩,半掩無鎖鑰;——— 佚名【雙調(diào)】十棒鼓
- 服彩老萊并,侍車江革同——— 孟郊春日同韋郎中使君送鄒儒立少府扶侍赴云陽
- 不是有、莼羹鱸鲙堪憶。——— 彭子翔暗香
- 丹成未可匆匆吃,且向溪邊住十年——— 劉克莊檢校樗庵花木二首
- 驀地放憨歌一曲,啰啰哩啰啰哩啰——— 釋紹曇偈頌一百一十七首
- 折花攜酒看龍窩,鏤玉長旌俊彥過——— 張仁溥題龍窩洞
- 殿上神光瞻舜禹,壁間俊氣識伊萊。——— 鄭居中句
- 舉家相逐還鄉(xiāng)去,不向秋風(fēng)怨別時——— 戴叔倫送獨(dú)孤曵還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