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老
詞典解釋
(1).古代掌教化之官。鄉(xiāng)、縣、郡均曾先后設置?!?a href="/hycd/l/l370453.htm" target="_blank">禮記·禮運》:“故宗祝在廟,三公在朝,三老在學?!薄?a href="/hycd/s/s289584.htm" target="_blank">史記·陳涉世家》:“三老豪杰皆曰:‘將軍身被堅執(zhí)鋭,伐無道,誅暴 秦 ,復立 楚 國之社稷,功宜為王?!薄?a href="/hycd/h/h235650.htm" target="_blank">漢書·高帝紀》上:“舉民年五十以上,有脩行,能帥眾為善,置以為三老,鄉(xiāng)一人。擇鄉(xiāng)三老一人為縣三老,與縣令丞尉以事相教。”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王景》:“父 閎 為郡三老?!?/p>
(2).指國三老,多以致仕三公任之?!兑葜軙ご罂铩罚骸巴跄苏?a href="/hycd/z/z338443.htm" target="_blank">冢卿、三老、三吏、大夫、百執(zhí)事之人,朝於大庭?!?朱右曾 校釋:“三老,國老也。謂致仕者。”《周書·儒林傳序》:“下詔尊太傅 燕公 為三老?!?a href="/hycd/c/c54610.htm" target="_blank">參見“ 三老五更 ”。
(3). 東漢 赤眉農(nóng)民起義軍最高首領(lǐng)的稱號?!?a href="/hycd/h/h251135.htm" target="_blank">后漢書·劉盆子傳》:“ 瑯玡 人 樊崇 起兵於 莒 ,眾百餘人轉(zhuǎn)入 太山 ,自號三老。”《資治通鑒·漢光武建武元年》:“諸三老、從事皆大會?!?胡三省 注:“赤眉諸帥最尊者號三老,次從事?!?/p>
(4).指上壽、中壽、下壽?!?a href="/hycd/z/z125891.htm" target="_blank">左傳·昭公三年》:“公聚朽蠹,而三老凍餒?!?杜預 注:“三老、謂上壽、中壽、下壽。皆八十已上。”
(5).道教指上元老君、中玄老君、下黃老君?!?a href="/hycd/h/h265333.htm" target="_blank">黃庭內(nèi)景經(jīng)·脾部》:“注念三老子輕翔。” 梁丘子 注:“三老謂元老、玄老、黃老之君也?!?/p>
(6).柁工。 唐 杜甫 《撥悶》詩:“長年三老遙憐汝,捩舵開頭捷有神。” 仇兆鰲 注:“ 蔡 注:‘峽中以篙師為長年,舵工為三老?!?邵 注:‘三老,捩船者,長年,開頭者。’” 宋 陸游 《入蜀記》五:“問何謂長年三老,云梢工是也?!?清 沉受宏 《九龍灘》詩:“長索條分眾攬舟,獨把操篙付三老。”
(7).稱三個德高望重的老前輩。所指不一。 宋 王應麟 《小學紺珠·名臣下·三老》謂 文彥博 、 張方平 、 范鎮(zhèn) 為國之三老, 傅堯俞 、 范純?nèi)?/a> 、 劉摯 為 和州 三老。《元史·張德輝傳》:“﹝ 張德輝 ﹞與 元裕 、 李冶 游 封龍山 ,時人號為‘龍山三老’云?!薄睹魇贰?a href="/hycd/w/w73051.htm" target="_blank">文苑傳四·唐時升》:“﹝ 唐時升 ﹞與里人 婁堅 、 程嘉燧 并稱曰‘練川三老’?!?/p>
(8).泛指有聲望的老人。 清 趙翼 《謁補山制府奉呈》詩:“望高已共尊三老,才大疑兼用五官?!?清 金和 《圍城紀事六吟·警奸》:“往往當路橫要遮,道旁三老私嘆嗟?!?/p>
- 月色夜逾凈,虛庭當我前——— 張镃月色
- 東陽雖勝地,王粲奈思歸。——— 韋莊婺州和陸諫議將赴闕懷陽羨山居
- 博士一言除太傅,謚為明帝信其宜。——— 周曇后漢門明帝
- 力命頻遘迍,幽憂思獨往——— 宋庠穀城主簿王崇者少得養(yǎng)生禪寂之道中年棄官入
- 何殊小山賦,欲招楚客魂——— 牟巘次韻仲實秋夜
- 自惜壯懷消欲盡,只將搜句了余生——— 張嵲山中月夜
- 脫衣掛扶桑,引手探月窟——— 邵雍秋懷三十六首
- 綠疇良已穢,清濠曠不追——— 李嶠田假限疾不獲還莊載想田園兼思親友率成短韻…贈杜幽素
- 水邊重閣含飛動,云里孤峰類削成。——— 宗楚客奉和幸安樂公主山莊應制
- 交游似夢逢還去,世事如塵掃更生——— 李復酬晉倅徐發(fā)承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