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宥
詞典解釋
(1).指古代對犯罪者可從輕處理的三種情況?!?a href="/hycd/z/z352274.htm" target="_blank">周禮·秋官·司刺》:“司刺掌三刺、三宥、三赦之法,以贊司寇聽獄訟……壹宥曰不識,再宥曰過失,三宥曰遺忘。”《孔子家語·刑政》:“ 孔子 曰:‘成獄成於吏,吏以獄成告於正,正既聽之,乃告大司寇。聽之,乃奉於王。王命三公、卿士參聽棘木之下,然后乃以獄之成疑於王。王三宥之以聽命而制刑焉?!?王肅 注:“君王尚寬宥,罪雖以定,猶三宥之。”《隋書·刑法志》:“ 周 王立三刺以不濫,弘三宥以開物?!?清 沉育 《皋陶祠》詩:“主德寬三宥,臣心慎五章?!?/p>
(2).古代王、公家族之人犯法,有寬恕三次之制?!?a href="/hycd/l/l370453.htm" target="_blank">禮記·文王世子》:“公族無宮刑,獄成,有司讞于公,其死罪,則曰:‘某之罪在大辟。’其刑罪,則曰:‘某之罪在小辟?!唬骸吨!兴居衷唬骸诒佟!衷唬骸吨??!兴居衷唬骸诒?。’及三宥,不對,走出,致刑于甸人?!薄?a href="/hycd/h/h251136.htm" target="_blank">后漢書·張酺傳》:“臣聞王政骨肉之刑,有三宥之義,過厚不過薄?!?宋 蘇軾 《東坡志林·趙高李斯》:“古者公族有罪,三宥然后制刑?!?/p>
(3).古代天子、諸侯勸食的禮儀。宥,同“ 侑 ”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司樂》:“王大食,三宥,皆令奏鐘鼓?!?鄭玄 注:“宥,猶勸也?!?南朝 梁 蕭子云 《雍雅》詩之二:“百禮斯洽,三宥已行?!卑?,天子、諸侯于每月初一、十五日加牲進(jìn)食,稱大食。
- 別辭固丁寧,醒矣轉(zhuǎn)寂寞——— 趙蕃次韻在伯送行
- 峰頭野寺不足到,先主祠堂猶可尋——— 范祖禹游先主祠堂置酒
- 從今不羨乘槎客,曾到三星列宿傍——— 李山甫贈徐三十(一本題缺,一本作酬劉書記見贈二)
- 早朝玉勒千門雪,夜坐蓬窗萬壑風(fēng)——— 陸游寓嘆
- 西施本是越溪女,承恩不薦越溪人——— 曹鄴徒相逢
- 一亭圍棋壓其間,登覽洗萬虎——— 趙汝鐩晚晴與何戶登水亭簡張丞
- 主人過橋來,雙童扶一叟——— 白居易泛春池
- 門開紅葉林中寺,泉浸青山石上池——— 高啟廬山
- 寒蒲雖有節(jié),枯木已無心——— 黃庭堅(jiān)次韻德孺感興二首
- 自索東方米,誰多季子金,高門萬馬散,窮巷一燈深——— 王安石次韻酬昌叔羈旅之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