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時
詞典解釋
(1).古時分一晝夜為十二時,以干支為記?!?a href="/hycd/z/z125891.htm" target="_blank">左傳·昭公五年》 杜預(yù) 注有夜半、雞鳴、平旦、日出、食時、隅中、日中、日映、晡時、日入、黃昏、人定等名目,雖不立十二支之目,但已分十二時。至以十二支記時,《南齊書·天文志》始有之。參閱 清 趙翼 《陔馀叢考·一日十二時始于漢》、 楊伯峻 《春秋左傳注·昭公五年》“十時”注。
(2).猶言一晝夜,全天。 唐 王維 《送楊長史赴果州》詩:“鳥道一千里,猿啼十二時?!薄端问贰じ疬泜鳌罚骸笆r中,莫欺自己?!?/p>
(3).詞牌名。亦稱“ 十二時慢 ”。 宋 鼓吹四曲之一,雙調(diào)或三段,有平韻、仄韻兩調(diào),四體。又為《憶少年》的別名,雙調(diào)四六或四七字兩體。
(4).曲牌名。屬南曲商調(diào)。字?jǐn)?shù)與詞牌不同。用作引子。另南曲曲牌《尾聲》一般為十二板,故亦有《十二時》之稱。
- 竺乾心法拈花笑,洙泗家風(fēng)鼓瑟希——— 鄭清之頔上人持瑩蘿月五詩見示因走筆和韻聊禦睡魔
- 春霖催得鎖煙濃,竹院莎齋徑小通——— 李中春苔
- 過恭為足恭,過敬為繆敬——— 方岳夢方飲藥或告之曰攻伐太過斯傷天和覺而識之
- 江邊有微行,詰曲背城市——— 蘇軾殘臘獨(dú)出二首
- 隆暑赫炎曦,門弧慶左垂——— 常挺加?xùn)|道
- 胡蝶作團(tuán)飛。——— 王灼菩薩蠻
- 題卿字,光生繭紙,頭上黑雨催詩——— 張可久【中呂】滿庭芳_春暮韶光幾
- 沙石香叢葉葉青,卻因聲誤得蟬名——— 李大臨西園辯蘭亭和韻
- 公言于我則厚矣,楓落吳江自為累——— 趙蕃戲呈喻叔奇丈
- 歲寒坐對亦已久,東風(fēng)看取巖穴春——— 家鉉翁韓京叔古木寒泉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