肆夏
詞典解釋
(1).古樂章名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司樂》:“王出入則令奏《王夏》,尸出入則令奏《肆夏》,牲出入則令奏《昭夏》?!?鄭玄 注:“三夏,皆樂章名?!?b>《左傳·襄公四年》:“ 穆叔 如 晉 ,報(bào) 知武子 之聘也, 晉侯 享之。金奏《肆夏》之三,不拜?!?b>《淮南子·齊俗訓(xùn)》:“古者非不知繁升降槃還之禮也,蹀《采齊》、《肆夏》之容也,以為曠日煩民而無所用,故制禮足以佐實(shí)喻意而已矣。” 漢 揚(yáng)雄 《劇秦美新》:“式軨軒、旂旗以示之,揚(yáng)和鸞、《肆夏》以節(jié)之?!?/p>
(2).泛指宴飲、迎送賓客之樂。 唐 王勃 《乾元殿頌》序:“神禽率舞,光浮《肆夏》之軒;瑞鳥相鳴,響葉鈞天之樂?!?a href="/hycd/c/c54610.htm" target="_blank">參見“ 九夏 ”。
- 快騎駿馬上高樓,南北東西得自由——— 釋道顏頌古
- 麗藻思風(fēng)絮,衰顏怯凍梨——— 韓維和太素大雪苦寒
- 曾入相思?jí)簦驊{附遠(yuǎn)書。——— 杜牧秋岸
- 任人笑、謀月拙更迂——— 許衡沁園春 墾田東城 以上強(qiáng)村叢書用明刊魯齊遺
- 空腹荷鋤那辦此,人功未至不關(guān)天——— 范成大凈行寺傍皆圩田,每為潦漲所決,民歲歲興筑
- 鄉(xiāng)閭雖不數(shù),書劄屢相溫——— 孫應(yīng)時(shí)挽王知復(fù)書監(jiān)
- 瑩素化工肌、玉雕冰刻——— 趙溫之踏青游
- 七十古來稀,壽母杯頻接——— 洪適生查子(姚母壽席,以龜游蓮葉杯酌酒)
- 名冠壯士籍,功酬明主恩——— 元稹酬獨(dú)孤二十六送歸通州
- 獨(dú)龍注雨如車軸,不畏不售畏不續(xù)。——— 王安石夢(mèng)中作
- 2樂投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