訛替
詞典解釋
(1).猶差誤。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周》:“南陲之南,有 扶婁之國 。其人善能機(jī)巧變化,易形改服,大則興云起霧,小則入於纖毫之中……樂府皆傳此伎,至末代猶學(xué)焉,得粗亡精,代代不絶,故俗謂之婆候伎。則 扶婁 之音,訛替至今?!?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音辭》:“吾家兒女,雖在孩稚,便漸督正之,一言訛替,以為己罪矣?!薄端鍟?a href="/hycd/l/l19751.htm" target="_blank">律歷志上》:“ 宋氏 尺實(shí)比 晉 前尺一尺六分四釐……當(dāng)由人間恒用,增損訛替之所致也?!?/p>
(2).猶衰敝?!?a href="/hycd/c/c90598.htm" target="_blank">初學(xué)記》卷二三引 南朝 宋孝武帝 《沙汰沙門詔》:“佛法訛替,沙門混雜,未足扶濟(jì)鴻教,而專成逋藪。”《法苑珠林》卷六七:“但教流末代,人法訛替,或憑真以構(gòu)偽,或飾虛以詐真?!?唐 義凈 《南海寄歸內(nèi)法傳》:“燒香垂涕而申誨曰:‘大圣久已涅槃,法教訛替,人多樂受,少有持者?!?/p>
- 借舂乞火依鄰里,剩釀村醪約往還——— 陸游卜居
- 驚鵲擇枝宿,幽蟬抱葉吟——— 葉茵秋夜
- 淚眼問花花不語,亂紅飛過秋千去。——— 歐陽修蝶戀花·庭院深深深幾許
- 明艷射回蜂翅,凈香熏透蟬聲——— 張鎡風(fēng)入松
- 分僧半坐小僧圓,世故猶尋未子緣——— 王洋慈相寄居同院何子感寒仆已似安何尚未出似聞
- 參同大易事分明,不曉醉眠難醒。——— 呂巖西江月
- 徒然委搖蕩,惆悵春風(fēng)時(shí)——— 溫庭筠鄠郊別墅寄所知
- 塵蹤了鳥病催殘,夢(mèng)謁真人九轉(zhuǎn)丹——— 陳造過呂仙洞四首
- 萬丈融峰插紫霄,路當(dāng)窮處架仙橋——— 黃庭堅(jiān)衡山
- 鳥啼深樹劚靈藥,花落閑窗看道書——— 曹唐贈(zèng)南岳馮處士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