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鞠
詞典解釋
亦作“ 踏踘 ”。亦作“蹹鞠”。亦作“蹋鞠”。亦作“蹋踘”。古代一種用于習(xí)武、健身和娛樂的踢球運動。《戰(zhàn)國策·齊策一》:“ 臨淄 甚富而實,其民無不吹竽皷瑟,擊筑彈琴,鬭雞走犬,六博蹹鞠者。”《史記·蘇秦列傳》引此文,作“蹋鞠”。 裴駰 集解引 漢 劉向 《別錄》:“蹋鞠,兵勢也,所以練武士,知有材也,皆因嬉戲而講練之?!?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國病》:“康莊馳逐,窮巷蹹鞠?!?b>《北史·突厥傳》:“男子好摴蒲,女子踏鞠,飲馬酪取醉,歌呼相對。” 宋 蘇軾 《真一酒歌》引:“是故神宅空,樂出虛,蹋踘者以氣升,孰能推是類以求天造之藥乎?” 元 楊維楨 《無題效商隱體》詩之四:“繡花蹋踘句驪樣,羅帕垂彎女直牀?!?清 褚人穫 《堅瓠首集·踢毬》:“毬名踏踘,始于 軒后 軍中練武之劇……其制以革為圜囊,實以毛髮,后則鼓之以氣?!?/p>
- 休躭鈴合家藏書,且酌郡齋官給酒——— 王禹偁酬贈田舍人
- 紫玉池,娛晚歲——— 陳與義研銘
- 簾卷水亭風(fēng),梅影轉(zhuǎn)、夕陽初下——— 曾覿驀山溪(坤寧殿得旨次韻賦照水梅花)
- 六桂傳家,三槐植庭,箕裘大儒——— 李團湖沁園春
- 山曉水聚樹,秋深霜影空——— 李彌遜劉根道院
- 倦客幾時歸去得,稅園隨分買花栽——— 胡仲弓秀野
- 苕霅儒風(fēng)從此振,文翁端恐是前身——— 吳芾和王龜齡待制貢院落成二首
- 滕王高閣江干,佩玉鳴鑾,歌舞闌珊——— 庾吉甫【雙調(diào)】蟾宮曲_環(huán)滁秀列諸
- 更雨滑泥深自在鞭——— 劉辰翁沁園春(和槐城見壽)
- 江山如畫洗塵目,風(fēng)景入詩多秀句——— 姚勉中秋放舟
- 10極光清理大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