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真
詞典解釋
(1).流行于 宋 代的一種說唱伎藝,用鼓伴奏。從 元 明 以至 清 代,民間還在演唱,但已改用琵琶伴奏。它以演唱小說、歷史故事為主。一般認為是彈詞的前身。本作“淘真”。 明 田汝成 《西湖游覽志馀·熙朝樂事》:“ 杭州 男女瞽者,多學(xué)琵琶,唱古今小説平話,以覓衣食,謂之‘陶真’。大抵説 宋 時事,蓋 汴京 遺俗也。” 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說稗·文武解元》:“直省并禮部,皆許文武互試,中式者雖寥寥,然 孫少司馬 外,尚有其人。 徐本仙 , 胡瑨 是也。 胡 鄉(xiāng)試當(dāng)在壬戌以前,自停止迄今,已百四十年,人遂不知有此舊例。氍毹弄弦索陶真,多以不經(jīng)目之矣?!?a href="/hycd/c/c54610.htm" target="_blank">參見“ 淘真 ”。
(2).指民間說唱的蓮花落。 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義倉賑濟》:“單單只有第三個孩兒本分,常常搶去了老夫的頭巾,激得我老夫性發(fā),只得唱個陶真。[丑]呀,陶真怎的唱。[浄]呀,到被你聽見了。也罷,我唱你打和。[丑]使得。[浄]孝順還先孝順子。[丑]打打咍蓮花落?!?/p>
國語詞典
陶真 táo zhēn
-
宋時說唱藝術(shù)之一。相當(dāng)於彈詞。
- 明.田汝成.西湖遊覽志餘.卷二十.熙朝樂事:「杭州男女瞽者,多學(xué)琵琶;唱古今小說、平話,以覓衣食,謂之陶真?!?/li>
- 長江,今經(jīng)幾戰(zhàn)場,卻正是后浪催前浪。——— 關(guān)漢卿關(guān)大王獨赴單刀會
- 須發(fā)皆皓然——— 曹植苦思行
- 遠尋寒澗碧,深入亂山秋。——— 李咸用秋日訪同人
- 一自蘇梅閉九泉,始聞東潁播新篇——— 歐陽修聞潁州通判國博與知郡學(xué)士唱和頗多因以奉寄
- 我似少陵亦賒酒,不妨剩舉兩三杯——— 方回九日
- 老病已全惟欠死,貪嗔雖斷尚余癡——— 陸游和范待制秋日書懷二首游自七月病起蔬食止酒
- 阿嬌年未多,弱體性能和。——— 梁锽锽名姝詠
- 水上微風(fēng)細雨——— 蘇轍調(diào)嘯詞(效韋蘇州·二之一)
- 江湖終欲老,鷗鳥已先知——— 袁說友家信報仲子目疾已平用前韻
- 一朝出塞君試看,旦發(fā)寶雞暮長安。——— 陸游秋興夜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