徒兵
詞典解釋
(1).步兵。《左傳·隱公四年》:“諸侯之師敗 鄭 徒兵,取其禾而還?!?b>《史記·晉世家》:“獻(xiàn) 楚 俘於 周 ,駟介百乘,徒兵千?!?宋 蘇軾 《策別》之十三:“今 江 淮 之間,又有發(fā)運(yùn),祿賜之厚,徒兵之眾,其為費(fèi)豈可勝計哉?!?郭沫若 《中國史稿》第二編第四章第四節(jié):“封建政治制度在慢慢建立起來。軍制最為明顯。甲士和車戰(zhàn)降到次要地位,徒兵和野戰(zhàn)上升到主要地位。”
(2).步卒所執(zhí)的兵器。《左傳·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賦車籍馬,賦車兵、徒兵、甲楯之?dāng)?shù)?!?楊伯峻 注:“此兩兵字皆指兵器,車上之戰(zhàn)士與車下之徒卒所執(zhí)兵器不同,故云車兵徒兵。”
國語詞典
徒兵
-
步兵。
- 左傳.隱公四年:「諸侯之師,敗鄭徒兵,取其禾而還。」
0
糾錯
詩詞名句推薦
- 看君雙鬢底,青青好——— 辛棄疾感皇恩(壽范倅)
- 素業(yè)且無負(fù),青冥殊未遲。——— 楊巨源送李虞仲秀才歸東都,因寄元李二友
- 繞舍清陰白書寒,野情晴喜到門闌——— 方惟深題公權(quán)壁
- 野竹爆哀聲,幽桂飄冤芬——— 蘇軾云龍山觀燒得云字
- 東部張公與眾殊,共施經(jīng)略贊全吳——— 孫元晏吳張纮
- 今朝新雨霽,一笑整巾屨。——— 陸游春游
- 烹鮮聊以芼,泝險復(fù)兼程——— 梅堯臣董安員外之信州鉛山簿
- 數(shù)間茅屋帶煙云,一片秋光惹翠蘋——— 羅大經(jīng)舟行野景
- 神仙固渺茫,此事良可惋,忍哉偷兒狂,更搗泥腹?fàn)€——— 吳汝弌游石仙分韻得觀字
- 漢朝議鹽鐵,發(fā)言實盈庭——— 晁公溯桑大夫
最新應(yīng)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