唯唯
詞典解釋
(1).恭敬的應(yīng)答聲。 戰(zhàn)國 楚 宋玉 《<高唐賦>序》:“王曰:‘試為寡人賦之?!?玉 曰:‘唯唯?!?b>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上》:“ 齊王 曰:‘雖然,略以子之所聞見言之。’僕對曰:‘唯唯。’” 顏師古 注:“唯唯,恭應(yīng)之辭也。”《醒世恒言·蘇小妹三難新郎》:“ 老泉 納於袖中,唯唯而出?!?梁斌 《播火記》四七:“ 劉老萬 、 劉老士 、 嚴(yán)老松 皆拱手唯唯稱是?!?/p>
(2).引申為恭順謹(jǐn)慎之義。《新唐書·牛仙客傳》:“為相謹(jǐn)身無它,與時(shí)沉浮,唯唯恭愿。”
(3).應(yīng)而不置可否貌。《戰(zhàn)國策·秦策三》:“ 秦王 跪而請?jiān)唬骸?a href="/hycd/x/x141669.htm" target="_blank">先生何以幸教寡人?’ 范雎 曰:‘唯唯?!?a href="/hycd/y/y45528.htm" target="_blank">有間, 秦王 復(fù)請, 范雎 曰:‘唯唯?!?a href="/hycd/r/r227060.htm" target="_blank">若是者三?!?宋 徐鉉 《稽神錄·林昌業(yè)》:“忽有一男子,年可三十,髭髯甚長,來詣 林 , 林 問何人,但微笑,唯唯不對。” 蘇曼殊 《斷鴻零雁記》第十二章:“余聆玉人詞旨,心乃奇駭,唯唯不能作答?!?a href="/hycd/c/c54610.htm" target="_blank">參見“ 唯唯否否 ”。
(4).相隨而行貌。《詩·齊風(fēng)·敝笱》:“敝笱在梁,其魚唯唯。” 鄭玄 箋:“唯唯,行相隨順之貌。”《南史·文學(xué)傳·卞彬》:“蝌斗唯唯,羣浮闇水?!?唐 李咸用 《贈友弟》詩:“誰能終歲搖頳尾,唯唯洋洋向碧濤?!?/p>
- 明公家鑿鳳凰池,弱冠封侯四海推——— 徐夤尚書榮拜恩命夤疾中輒課惡詩二首以申攀贊
- 湍上急流聲若箭,城頭殘?jiān)聞萑绻?/a>——— 高適金城北樓
- 下車三月課最優(yōu),賦辨不擾論不留——— 陳元晉和胡文昌嘉禾篇
- 別業(yè)青霞境,孤潭碧樹林。——— 徐彥伯侍宴韋嗣立山莊應(yīng)制
- 瓢閑高樹掛,杯急曲池流——— 許渾貽終南山隱者
- 永夜出游従萬騎,諸羌入看擁千層。——— 蘇軾次韻穎叔觀燈
- 歸榮便累千金贈,為報(bào)當(dāng)時(shí)一飯恩——— 汪遵淮陰
- 不學(xué)何居士,焚香為宦情——— 溫庭筠宿白蓋峰寺寄僧
- 胡塵輕拂建章臺,圣主西巡蜀道來。——— 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
- 曉色陰晴久未分,亂山何處是蕭屯——— 劉子翚蕭屯訪致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