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典
詞典解釋
(1).古代的五種倫理道德?!稌?shū)·舜典》:“慎徽五典,五典克從?!?孔 傳:“五典,五常之教。父義、母慈、兄友、弟恭,子孝。” 蔡沉 集傳:“五典,五常也。父子有親,君臣有義,夫婦有別,長(zhǎng)幼有序,朋友有信是也。”
(2).傳說(shuō)中的上古五部典籍?!?a href="/hycd/z/z125891.htm" target="_blank">左傳·昭公十二年》:“﹝ 倚相 ﹞能讀《三墳》、《五典》、《八索》、《九丘》?!?杜預(yù) 注:“皆古書(shū)名?!薄?a href="/hycd/s/s304520.htm" target="_blank">書(shū)序》:“ 少吳 、 顓頊 、 高辛 、 唐 、 虞 之書(shū),謂之五典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宗經(jīng)》:“皇世《三墳》,帝代《五典》?!?/p>
(3).泛指古代典籍。 南朝 梁 蕭綱 《南郊頌》:“《五典》三墨,既葳蕤于璧水;九流《八索》,亦繽紛于 石渠 ?!?明 沉受先 《三元記·講學(xué)》:“素志惟甘清淡,《三墳》、《五典》沉酣?!?/p>
(4).指《詩(shī)》、《書(shū)》、《易》、《禮》、《春秋》五經(jīng)。 漢 荀悅 《申鑒·政體》:“夫道之本,仁義而已矣,五典以經(jīng)之,群經(jīng)以緯之?!薄?a href="/hycd/h/h251136.htm" target="_blank">后漢書(shū)·朱浮傳》:“五典紀(jì)國(guó)家之政,《鴻范》別災(zāi)異之文?!?李賢 注引《禮記》:“溫柔敦厚,《詩(shī)》教也。疏通知遠(yuǎn),《書(shū)》教也。絜靜精微,《易》教也。恭儉莊敬,《禮》教也。屬辭比事,《春秋》教也?!?/p>
- 凌波夢(mèng)斷,可憐零落,一奩環(huán)佩——— 張翥水龍吟 西池?cái)『?/a>
- 各誦新詩(shī)針遇芥,相期古道漆投膠——— 方回呈孟君復(fù)能靜使君二首
- 玉漏迢迢盡,銀潢淡淡橫——— 秦觀南歌子(三之一)
- 老夫乘興忽西游,遠(yuǎn)跨秦吳萬(wàn)里秋——— 陸游綿州魏成縣驛有羅江東詩(shī)云芳草有情皆礙馬好
- 回首西湖真一夢(mèng),灰心霜鬢更休論——— 蘇軾寄呂穆仲寺丞
- 白云籠罩,香風(fēng)不動(dòng)松花落——— 佚名【雙調(diào)】十棒鼓
- 肉食自嗟何所報(bào),古人憂國(guó)愿年豐——— 王安石苦雨
- 人物生其中,短小一侏儒——— 舒岳祥放言
- 貧賤與富貴,愿言履其素——— 葛紹體袁從道山廬三首
- 只恨流光,一年一度,又催新火。——— 程垓小桃紅/連理枝
- 8緊身飛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