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祀
詞典解釋
(1).謂禘、郊、宗、祖、報(bào)五種祭禮。見《國語·魯語上》。
(2).古代祭祀的五種神祗。(1)祭祀五行之神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:“以血祭祭社稷、五祀、五岳?!?鄭玄 注:“此五祀者,五官之神。”《左傳·昭公二十九年》:“故有五行之官,是謂五官。實(shí)列受氏姓,封為上公,祀為貴神。社稷五祀,是尊是奉?!薄?a href="/hycd/t/t353409.htm" target="_blank">太平御覽》卷五二九引《漢書議》:“祠五祀,謂五行金木水火土也。木正曰 句芒 ,火正曰 祝融 ,金正曰 蓐收 ,水正曰 玄冥 ,土正曰 后土 。皆古賢能治成五行有功者,主其神祀之?!?2)祭祀住宅內(nèi)外的五種神?!?a href="/hycd/l/l370453.htm" target="_blank">禮記·月令》:“﹝孟冬之月﹞天子乃祈來年于天宗,大割祀于公社及門閭,臘先祖五祀?!?鄭玄 注:“五祀,門、戶、中霤、灶、行也?!?漢 王充 《論衡·祭意》:“五祀報(bào)門、戶、井、灶、室中霤之功。門、戶,人所出入,井、灶,人所欲食,中霤,人所託處,五者功鈞,故俱祀之?!?清 富察敦崇 《燕京歲時(shí)記·門神》:“夫門為五祀之首,并非邪神,都人神之而不祀之,失其旨矣。”
(3).五類應(yīng)享受祭祀的功臣。 漢 蔡邕 《獨(dú)斷》:“五祀之別名:法施於民則祀,以死勤事則祀,以勞定國則祀,能御大災(zāi)則祀,能捍大患則祀?!?/p>
- 不獨(dú)哦詩吊金谷,更令掩袂憶劉郎——— 林亦之林少朋挽詞三首
- 未應(yīng)頹蟻壤,方此鎮(zhèn)禪扉——— 王安石次韻留題僧假山
- 平湖帶城郭,崇山鎮(zhèn)溟海——— 劉宰分韻送王非之官山險(xiǎn)得再字
- 西土尊師故紙羅,南方歷祖葛藤窠——— 釋師體偈頌十八首
- 風(fēng)行麥浪高,日暖柳陰直——— 王柏牧歌寄謙牧翁
- 流風(fēng)被云仍,真有隱者風(fēng)——— 趙蕃題鄭氏北墅
- 何當(dāng)探仙源,多織游山屨——— 董嗣杲畏風(fēng)
- 牡丹摧盡蘂初成,花譜還應(yīng)壓后生——— 廖行之和芍藥
- 窮探愈好去愈銳,意未滿足枵如饑——— 蘇軾二月十六日,與張、李二君游南溪,醉后,相
- 鐵馬秋臨塞,虹旌夜渡瀘。——— 武元衡奉酬淮南中書相公見寄
- 7海銀之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