陽陽
詞典解釋
(1).色彩鮮明貌?!对姟?a href="/hycd/z/z352359.htm" target="_blank">周頌·載見》:“龍旂陽陽,和鈴央央?!?毛 傳:“言有文章也?!?孔穎達 疏:“龍旂者,旂上畫為交龍,故知陽陽,言有文章?!?朱熹 集傳:“陽,明也?!?/p>
(2).形容溫暖如春?!?a href="/hycd/g/g222918.htm" target="_blank">管子·輕重己》:“宜藏而不藏,霧氣陽陽,宜死者生,宜蟄者鳴。不藏之害也。” 馬非百 新詮:“此處‘陽陽’二字,從下文‘宜死者生,宜蟄者鳴’二語觀之,似是指溫陽而言,謂冬天氣候溫暖如陽春時也?!薄?a href="/hycd/c/c91135.htm" target="_blank">楚辭·王褒<九懷·尊嘉>》:“季春兮陽陽,列草兮成行?!?王逸 注:“三月溫和,氣清明也?!薄?a href="/hycd/n/n88661.htm" target="_blank">南齊書·樂志》:“景陽陽,風(fēng)習(xí)習(xí)?!?/p>
(3).壯健貌。 宋 王安石 《杜渙墓志銘》:“翼翼而才,頎而陽陽?!?/p>
(4).自得貌。陽,通“ 揚 ”?!对姟?a href="/hycd/w/w40098.htm" target="_blank">王風(fēng)·君子陽陽》:“君子陽陽,左執(zhí)簧,右招我由房。” 毛 傳:“陽陽,無所用其心也。” 朱熹 集傳:“陽陽,得志之貌?!?元 迺賢 《潁州老翁歌》:“聒天絲竹夜酣飲,陽陽不問民嗁飢。” 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三》:“我對簿時,君雖引嫌不問,而陽陽有德色。”
(5).自若貌。陽,通“ 揚 ”。《南史·陳始興王叔陵傳》:“ 叔陵 修飾虛名,每入朝,常於車中馬上,執(zhí)卷讀書,高聲長誦,陽陽自若。” 唐 韓愈 《張中丞傳后序》:“ 巡 ( 張巡 )就戮時,顏色不亂,陽陽如平常。” 清 梁章鉅 《歸田瑣記·飲量》:“﹝ 陶文毅公 ﹞在 安徽 藩任時,嘗與 孫平叔 中丞以火酒角量,自辰至亥, 孫 已酩酊,而公仍陽陽如平常也。”
- 約腕金環(huán)重,宜妝飾——— 秦觀促拍滿路花
- 眷言云外士,及此塵中行——— 葉適與英上人游紫霄觀戲述短歌
- 才高不數(shù)麒麟楦,氣盛曾排虎豹關(guān)——— 王邁錢方言巖仲之泰尉尤溪二首
- 閱遍題名重惆悵,越州何許但云煙——— 趙蕃游管歷院用喬子遷韻
- 吏舍數(shù)竿竹,鑿池水粼粼——— 張耒次韻曾存之宜舍種竹
- 節(jié)愛堂中先遣信,富陽驛里舊吟詩——— 虞儔三十日乃耘老弟生朝余護客舟行高郵道中不勝
- 十年空想,春風(fēng)面杳,無計憑鱗羽——— 蔡伸御街行
- 吾生非壯士,于此發(fā)沖冠——— 唐順之岳王墳
- 或云祖龍識,詭異非偶然——— 姜夔昔游詩 其八
- 晉侯求之,不獲,以綿上為之田——— 左丘明介之推不言祿
- 4格斗武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