儀制
詞典解釋
(1).禮儀制度及其具體規(guī)定?!?a href="/hycd/h/h235650.htm" target="_blank">漢書·郊祀志下》:“ 漢 興之初,儀制未及定,即且因 秦 故祠,復(fù)立 北 畤?!?唐 元稹 《五品女樂判》:“榮沾五命,始用判懸;僭越三人,終乖儀制。”《事物紀(jì)原·庫務(wù)職局·儀制令》引 宋 孔平仲 《談苑》:“ 太平興國 中, 孔承恭 為大理正,上言儀制,令賤避貴,少避長,輕避重,去避來,望令於兩京諸州要害處刻榜以揭之。” 清 鈕琇 《觚賸續(xù)編·預(yù)草典禮》:“ 康熙 二十六年十月, 文皇后 賓天,上詢儀制於宗伯,倉促無以應(yīng)。”
(2).儀態(tài),形制。 宋 蘇軾 《應(yīng)夢(mèng)羅漢記》:“明日至 岐亭 ,過一廟中,有阿羅漢像,左龍右虎,儀制甚古,而面為人所壞?!?/p>
(3).官名。 明 清 屬禮部?!睹魇贰?a href="/hycd/z/z286902.htm" target="_blank">職官志一》:“儀制分掌諸禮文、宗封、貢舉、學(xué)校之事。”《清史稿·職官志一》:“ 天聰 五年,設(shè)禮部。 順治 元年,置尚書、侍郎各官……儀制、祠祭、主客、精膳四司?!?a href="/hycd/c/c54610.htm" target="_blank">參見“ 儀部 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