遺誤
詞典解釋
亦作“ 遺悮 ”。1.遺漏和錯誤;過失。《后漢書·列女傳·蔡琰》:“於是繕書送之,文無遺誤?!?b>《北史·楊汪傳》:“時繫囚二百餘人, 汪 通宵究審,詰朝而奏,曲盡事情,一無遺誤,帝甚嘉之?!?宋 梅堯臣 《王侍講原叔挽詞》之一:“博古無遺悮,遭時有重名。” 明 余繼登 《典故紀(jì)聞》卷十六:“近日講官小有遺誤,遽遭糾劾,荷蒙圣恩,時置不問?!?丁玲 《太陽照在桑干河上》二六:“只要調(diào)查周到,沒有遺誤就行?!?/p>
(2).貽誤;耽誤。 清 吳儀 《<長生殿>序》:“然 則成 ( 高明 )以‘不尋宮數(shù)調(diào)’自解,韻每混通,遺悮來學(xué)?!?b>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八回:“他老羞變怒,便借樁公事,參了這位爺一本,道他‘剛愎任性,遺誤軍情’。”《清史稿·食貨志三》:“且慮運(yùn)軍裁革,遺誤漕運(yùn)?!?郭沫若 《黑貓》七:“我只以為這是我們大哥耽溺于腐化的生活而遺誤了國家的大業(yè)。”
- 熠熠枝上露,攸攸竹杪風(fēng)——— 司馬光閏正月十五日夜監(jiān)直對月懷諸同舍
- 铦鋒貫彩縷,縫紉實(shí)所宜——— 方回秀亭秋懷十五首
- 馮宿卬歲時,隨父廬祖墳——— 樂史慈竹
- 老雞失旦也似儂,引頸一呼窗已白——— 陸游起晚自嘲
- 向來宴豢人,魂兮復(fù)誰些——— 方回頻至子由書齋追記游事
- 雖曰坐郊園,靜默非人寰。——— 盧僎初出京邑有懷舊林
- 高云無急雨,飛灑如絲輕——— 李若川途中阻雨
- 確實(shí)行藏與古儔,略無半點(diǎn)詐明頭——— 釋紹曇樸庵
- 千金立碑高百尺,終作誰家柱下石——— 張籍北邙行(一作白邙山)
- 懸知一王法,今日待明君。——— 張說奉和圣制經(jīng)鄒魯祭孔子應(yīng)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