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候
詞典解釋
(1).古官名。守望山澤之官。《左傳·昭公二十年》:“藪之薪蒸,虞候守之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水希曰藪,則藪是少水之澤,立官使之候望,故以虞候?yàn)槊??!?宋 高承 《事物紀(jì)原·輿駕羽衛(wèi)·虞候》:“ 春秋 時(shí), 晉 有候正主斥候,又有原候、候奄,則虞候之名蓋因此。 齊 晏子 云:‘藪之薪蒸,虞候守之?!?a href="/hycd/b/b25984.htm" target="_blank">本山澤望候之官。《李靖兵法》有左右虞候,名同而職異矣?!?/p>
(2).古官名。 宇文泰 相 西魏 ,始置虞候都督,后因設(shè)虞候之官,職掌不盡相同。 隋 為東宮禁衛(wèi)官,掌偵察、巡邏。 唐 代后期有都虞候,為軍中執(zhí)法的長官, 五代 時(shí)都虞候?yàn)?a href="/hycd/s/s296231.htm" target="_blank">侍衛(wèi)親軍的高級軍官。 宋 代沿置,殿前司、侍衛(wèi)親軍馬軍司、步軍司均置都虞候,位次于都指揮使和副都指揮使。此外又有將虞候、院虞候等低級武職。
(3). 宋 時(shí)官僚雇用的侍從。 南宋 時(shí)在 臨安 可向“行老”雇用。參閱 宋 吳自牧 《夢粱錄·雇覓人力》。
- 出郭曉云霽,泛舟春日遲——— 宋祁同小姪珪璞溪上汎舟
- 大行春色,有一丈青——— 龔開宋江三十六贊
- 要向思公問,燈明香縷橫——— 趙蕃周十三丈約同馬三丈入青原山賦詩五首以記行
- 一首詩來百度吟,新情字字又聲金。——— 魚玄機(jī)次韻西鄰新居兼乞酒
- 五客圍一爐,夜語窮幻怪——— 陸游致齋監(jiān)中夜與同官縱談鬼神效宛陵先生體
- 蒼菅徑里,紫葳枝上,數(shù)點(diǎn)幽花垂露——— 晁補(bǔ)之永遇樂(同前)
- 夷清韓頌古皆無,更得高平小楷書——— 富弼題范希文手書伯夷頌?zāi)F
- 顏如渥丹,其君也哉。——— 詩經(jīng)終南
- 老慵雖省事,春誘尚多情。——— 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
- 無毫發(fā)許,蓋覆得渠——— 釋智朋偈傾一百六十九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