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馬燈
詞典解釋
(1).一種供玩賞的花燈,中置一輪,輪周圍置紙人紙馬等像。輪下燃燭,熱氣上騰,引起空氣對(duì)流,使輪轉(zhuǎn)動(dòng),紙像隨而旋轉(zhuǎn)。又叫馬騎燈。 宋 吳自牧 《夢粱錄·夜市》:“春冬撲賣玉柵小球燈、奇巧玉柵屏風(fēng)、捧燈球、快行胡女兒沙戲、走馬燈……等物?!?清 富察敦崇 《燕京歲時(shí)記·走馬燈》:“走馬燈者,剪紙為輪,以燭噓之,則車馳馬驟,團(tuán)團(tuán)不休,燭滅則頓止矣?!?/p>
(2).常用以形容動(dòng)作忙碌而不斷重復(fù)。 元 無名氏 《百花亭》第一折:“往來的人一上一下,似走馬燈兒一般。” 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十二:“想想這個(gè),想想那個(gè),他的思想像走馬燈似的,隨來隨去,沒法集中?!币?a href="/hycd/s/s276778.htm" target="_blank">省稱“ 走馬 ”。 柴萼 《梵天廬叢錄·長安蹈燈詞》:“ 長安 之夕,燈火樓臺(tái),萬家煙景,魚龍走馬,以及鰲山牌對(duì),百戲具陳,萬盞明燈,極太平景象。”
- 一局輸贏料不真,香銷茶盡尚逡巡。——— 曹雪芹第二回回頭詩
- 奇峰如立筍,太陰生古苔——— 晁公溯中巖十八詠石筍庵
- 驚時(shí)莫問歸巢燕,贈(zèng)別愁聞求友鶯——— 陳普贈(zèng)清叟行
- 官柳春猶淺,江梅韻亦孤——— 喻良能次韻趙景明呈許明府
- 清江白日落欲盡,復(fù)攜美人登彩舟——— 杜甫陪王侍御同登東山最高頂宴姚通泉,晚攜酒泛江
- 極目亭邊花定開,野棠山杏手親栽——— 韓元吉春日書事五首
- 花杯承此飲,椿歲小無窮——— 孟郊井上枸杞架
- 梅含宿潤粧先試,荑新桑手不拳——— 韓維觀燈市井之利得雨農(nóng)田所急而二者不可以并時(shí)
- 四郊多壘日,勉我舍朝簪——— 鄭谷贈(zèng)泗口苗居士
- 似聞負(fù)販人,中有第一流——— 蘇軾九日次定國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