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罪
詞典解釋
(1).真正的罪行或罪犯。 漢 王符 《潛夫論·斷訟》:“故一人伏正罪,而萬(wàn)家蒙乎福者,圣主行之不疑?!薄?a href="/hycd/h/h251136.htm" target="_blank">后漢書(shū)·霍谞傳》:“是為刑宥正罪,戮加誣侵也?!?/p>
(2).定罪;治罪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臺(tái)省·按臣笞將領(lǐng)》:“ 熊 即於馬上褫 佟 下,就地綑打一百收監(jiān),隨亦奏聞正罪?!薄?a href="/hycd/d/d144388.htm" target="_blank">東周列國(guó)志》第六回:“ 陳侯 即欲將 吁厚 行戮正罪?!?/p>
(3).應(yīng)得之罪?!抖?a href="/hycd/p/p109711.htm" target="_blank">拍案驚奇》卷三一:“ 世名 已別過(guò)母妻,特來(lái)就死,惟求速賜正罪?!?/p>
- 此是人間清凈地,風(fēng)高晶冷絕塵埃——— 許世英登廬山
- 況是汴渠今不涸,留連猶得奉音徽——— 蘇頌次韻劉莘老學(xué)士惜別言懷兼呈次中察院二首
- 漫漫江行訪兄弟,猿聲幾夜宿蘆洲。——— 皎然康造錄事宅送太祝侄之虔吉訪兄弟
- 記主人、留髡送客。——— 辛棄疾水龍吟
- 秋為棗多暑,天因禾未霜——— 晁說(shuō)之秋書(shū)
- 遲君為坐客,新詩(shī)出瓊瑰。——— 蘇軾送鄭戶曹
- 上此隳官堪自劾,不煩公掾更平鐫——— 宋祁筆次
- 謂言彼草木,於我奚疏親——— 司馬光興宗南園草盛不翦仆過(guò)而愛(ài)這詩(shī)以贈(zèng)
- 舉措有、許多端正。——— 柳永紅窗聽(tīng)
- 天下本無(wú)事,庸人實(shí)擾之——— 陸游銘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