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福
詞典解釋
(1).古代臣子祭祀后,將祭肉奉獻(xiàn)給國君,表示為君王和國家添福。《周禮·天官·膳夫》:“凡祭祀之致福者,受而膳之?!?鄭玄 注:“致福,謂諸臣祭祀,進(jìn)其餘肉,歸胙于王。”《周禮·春官·都宗人》:“掌都祭祀之禮。凡都祭祀致福于國,正都禮與其服。”《穀梁傳·僖公十年》:“世子祠。已祠,致福於君?!?鍾文烝 補(bǔ)注:“福,胙肉。”
(2).代人主持祭祀,將祭馀之肉奉獻(xiàn)給主人,也稱致福。《禮記·少儀》:“為人祭曰致福?!?陳澔 集說:“為人祭,攝主也,其歸胙將命之辭言致福,謂致其祭祀之福也。”
(3).得福;求福。《易·震》:“象曰‘震來虩虩’,恐致福也?!?高亨 注:“言面臨鉅雷,畏恐則得福也?!?b>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(jì)》:“誅亂除害,興利致福?!?/p>
0
糾錯(cuò)
詩詞名句推薦
- 一麾不顧兮番禺君,甘領(lǐng)祠官兮掛長纓——— 王柏鄭寺正挽辭
- 葉落乍難聚,情離不可收。——— 義凈玄逵律師言離廣府還望桂林去留愴然
- 鶯喚新聲啼綠樹,燕尋舊壘認(rèn)朱樓——— 胡之純春日
- 龍焙頭綱春早,谷簾第一泉香。——— 黃庭堅(jiān)西江月
- 芳草文園路,春愁滿別心。——— 錢起赴章陵酬李卿贈(zèng)別
- 秋來愁更深,黛拂雙蛾淺。——— 楊無咎生查子·秋來愁更深
- 有匪碧巖使,長珮奏瑯球——— 魏了翁水調(diào)歌頭(楊提刑子謨生日)
- 人知良御鄉(xiāng)評(píng)貴,家有材駒事力豪——— 蘇頌契丹馬
- 尊酒雖慵近,囊詩卻未貧——— 陸游四月二十九日作
- 南面彈琴陳蔡饑,不停書夜迭相催——— 陳普乙巳邵武建寧夜坐書呈諸公
最新應(yīng)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