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耳
詞典解釋
(1).傳說 隋 董慎 被冥府追為右曹從事,召 常州 秀才 張審?fù)?掌書記。 慎 令為判,申天府。有黃衫人持天符云,所申不當(dāng)。 慎 怒,以方寸肉塞其耳。 審?fù)?再判之,后有天符來云,甚允當(dāng)。 慎 喜,命左右割去耳肉,令一小兒擘為耳,安于額上,曰:“塞君一耳,與君三耳,可乎?”后 審?fù)?復(fù)活,覺額癢,涌出一耳,尤聰。時(shí)人笑曰:“天有九頭鳥,地有三耳秀才。”后即以此為典,謂人聰明穎悟,異于往常。 宋 蘇軾 《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》:“須防額癢出三耳,莫放筆端風(fēng)雨快。”參閱 施元之 注 蘇 詩(shī)引 宋 張君房 《脞說》。
(2).謂兩耳之外別有一耳,主聽。為 先秦 名家詭辯論題之一?!犊讌沧印?a href="/hycd/g/g208228.htm" target="_blank">公孫龍》:“ 公孫龍 言臧之三耳甚辨析?!?/p>
- 短生行衰謝,黃落看草木——— 黃庭堅(jiān)次韻秋郊晚望
- 平時(shí)但忌黑色兒,不知乃有虯須生——— 陸游題十八學(xué)士圖
- 心和得天真,風(fēng)俗猶太古——— 李白贈(zèng)清漳明府侄聿
- 多情多感仍多病,多景樓中——— 蘇軾采桑子·潤(rùn)州多景樓與孫巨源相遇
- 口腹嗟幾何曾是役我躬——— 陸游對(duì)食
- 靈關(guān)暢玄旨,萬乘趨道風(fēng)——— 吳筠高士詠河上公
- 懷哉歸故園,千竹荷一灣——— 陳宓南唐呈潘王二丈
- 惜稚稼之旱夭兮,離天災(zāi)而不遂——— 賈誼旱云賦
- 獨(dú)歸雙樹宿,靜與百花親——— 李嘉祐同皇甫冉赴官,留別靈一上人
- 淑氣來黃道,祥云覆紫微——— 宋之問駕出長(zhǎng)安(一作王昌齡詩(shī)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