乙酉秋七月,天地正炎燠
出自宋代喻良能《侍御王公去饒饒之士民數(shù)千萬人遮道攀轅又相》:
東嘉老先生,文字繼坡谷。
治饒如京兆,三王豈其族。
政成無一事,澹若處幽獨(dú)。
追蹤古循吏,清凈非碌碌。
每以坐嘯馀,時(shí)出陽春曲。
風(fēng)流化幫人,吟詠成國俗。
乙酉秋七月,天地正炎燠。
有詔帥夔門,引道不淹宿。
境內(nèi)聞公行,倉皇守牙纛。
攀轅人填咽,遮道車擊轂。
已去復(fù)挽回,出入成重複。
橋斷蜂腰分,巷擁魚鱗矗。
竟從間道去,復(fù)許誰追逐。
子母若弟昆,相顧皆嚬蹙。
吾父既往矣,疇能繼英躅。
孟嘗附商船,千古垂簡牘。
偷席廣文氈,使者為標(biāo)目。
去思聞九重,盛事傳西蜀。
先生美無度,推誠置人腹。
畫圖照人間,斯民記恩育。
注釋參考
乙酉
乙酉 (yǐyǒu) 六十甲子第二十二位 the lunar year Yiyou 順治二年,乙酉四月?!濉?全祖望《梅花嶺記》 是歲乙酉五月。七月
《詩·豳風(fēng)》中的一首。反映 西周 農(nóng)奴終年辛勞而不得溫飽的苦況。全詩八章八十八句,為《國風(fēng)》中第一長篇。 南朝 齊 王融 《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》:“無衣無褐,必盈《七月》之嘆?!?宋 梅堯臣 《依韻吳沖卿秋蟲》:“今者《秋蟲》篇,不異《七月》章?!?清 王鳴盛 《蛾術(shù)編·詩序》:“蓋,《詩》有詠古而意在傷時(shí)者,《七月》、《信南山》、《采菽》之類是也?!?/p>
地正
我國古代歷法之一。指 殷 代以丑月(夏歷十二月)為正月的歷法。 漢 班固 《bai{1*1}虎通·三正》:“十二月之時(shí),萬物始牙而白。白者陰氣,故 殷 為地正,色尚白也?!薄抖Y記·檀弓上》“ 殷 人尚白” 鄭玄 注“以建丑之月為正” 唐 孔穎達(dá) 疏:“ 殷 質(zhì)法天,而為地正?!?清 王夫之 《讀四書大全說·論語·衛(wèi)靈公十三》:“其説備於 劉歆 《三統(tǒng)歷》。古時(shí)迭用此法, 夏 則改 堯 舜 所用 顓頊 之地正,而復(fù)上古之人正也?!眳⒁姟?三正 ”。
炎燠
炎熱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出下館》詩:“麥候始清和,涼雨銷炎燠?!?唐 韓愈 《重云李觀疾贈之》詩:“重云閉白日,炎燠成寒涼?!?宋 陳師道 《代謝賜恤刑表》:“克謹(jǐn)常刑,聞之在昔;著為故事,方自本朝。每於炎燠之時(shí),屢下寬大之詔,輝光四燭,囹圄一空?!?明 劉基 《江南弄》詩之二:“截玉鉆星吹向天, 楚江 六月無炎燠。”
喻良能名句,侍御王公去饒饒之士民數(shù)千萬人遮道攀轅又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